诗经有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曹操又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大唐诗仙李白更是无酒不欢,无酒不作诗。
酒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婚丧嫁娶升官发财,还是攻城略地上阵杀敌,酒都是不可少的。
要是追溯其源头那可能要到猿人时期,要探讨种类恐怕也无法穷尽。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唐朝酒文化的西域元素。
西域何时到我“家”
1.源于两汉
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到汉武帝即位时西汉俨然成为一个拥有超强实力的帝国,此时匈奴还是在边疆频频生事,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不料被匈奴扣押十年之久,复命之后又二次出使西域。
可以说张骞为汉族和西域各各族的融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张骞被称为“凿空”,他是第一个打通中原通往西域之路的人。
汉武帝时是对西域的经营时期,到了汉宣帝时就是对匈奴的收获时期,公元前59年,宣帝命郑吉为都护,都护西域各国。王莽建立新朝,为了彰显“大国气概”与匈奴战事又起,北边自宣帝以来不见战事,至此战争又起,北方为之虚空,与西域的联系也随之中断了。
东汉建立,收复西域又提上日程,公元73年班超率领百人团出使西域,孤*奋战坚守到公元94年打败大月氏,至此西域五十多国归附汉朝。
2.融于盛唐
西域各国亲近匈奴是不得已而为之,匈奴是游牧民族文化发展程度低,所以匈奴统治一个地区唯一的方法就是残酷的压榨,而残酷的压榨对西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中原则不同,中原是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到唐代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吊打游牧民族几个来回。唐太宗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设置羁縻州府*策后,中原*策逐步在西域贯彻,州府长官由地方官吏担任,从属于都护府,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历代管理少数民族*策的典范,也由历代所继承。
李唐的西域味道
唐朝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也让酿酒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也是基于唐朝的*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唐朝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因为经济发展又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去酿酒加之当时的饮酒之风盛行,更加推动了唐朝的酿酒产业链。
在唐文化和西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酒文化的融合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部分。
1.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从汉武帝时起西域种植葡萄可以酿酒,葡萄酒已为中原人所熟知。到了唐代更有很多诗句可以表明中原饮葡萄酒已很平常的一件事了。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今外国惧,不敢觅和亲。(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桃宫。(李白《送族弟绾从*安西》)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元稹《西凉吾闻昔日西凉州》)
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都护西域,两首诗都与安西有关也都提到了葡萄,元稹边塞诗人也以饮葡萄酒为一乐事,可见西域盛产葡萄在唐代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带回了葡萄的种植方法。葡萄成为我们征服西域的代表性标志。唐朝时期太宗、玄宗都喜欢喝葡萄酒,在很多资料记载中皇帝的赏赐往往带有葡萄酒部分。武则天也提倡饮酒,女子饮酒豪气不输男子。杨贵妃也是一个饮酒达人,玄宗说贵妃酒醉之态像未醒的海棠花。中国饮酒之风盛行也是葡萄酒能够普及中原的重要因素。
2.胡姬垆头劝君酒
有酒有诗使唐朝子民恣意快活,这样闲适的生活怎么能少了美女。中亚西亚的栗特族是唐朝贸易的重要使者,他们往来中西方,带来大量胡人女子,姬是为美丽的胡人女子,胡姬是作为歌女舞女献给帝国皇帝的,胡姬各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同时也将胡姬贩卖到各个酒肆当中,歌舞助兴。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从这些诗当中可以看出,胡姬在当时的酒肆中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标志了。可以想象在唐代的任何一个酒肆中,貌美如花的的胡姬在眼前,左手是美酒,右手是诗书,人生如此真是快哉快哉,如果能穿越的话一定要去盛唐看一看。
3.异哉三勒见图经
三勒浆为古代佳酿,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直至元代仍是。
在去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当中,里面有一个店小二提到最近有波斯上贡得上好的三勒浆酒,怪不得此部剧一经播出备受好评,细节做的太到位了。
其诗有序曰:唐代宗大历年间幸太学,以三勒浆赐诸生,此后不复见于世。
亦有诗云:异哉三勒见图经,只解有灵能愈疾。
在唐朝之前,三勒只是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煎水服用。至唐朝,来中国的波斯人带来了三勒浆酒的酿造技术,波斯人将这三种植物和在一起酿成的三勒浆酒,既解暑祛瘟,又健脾消食,融合了药用功效的三勒浆酒成为当时京城中的名酒。
酒不仅能满足人的饮食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使得专制社会中多了一处自在之所。酒文化里的西域元素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受制于社会各个方面,并影响社会的*治经济的发展。
盛唐的饮酒之风
在唐之前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在酒文化发展的背后是经济的高度发展,为酒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引进了果品酒类,丰富了唐代的酒品种类。很多研究表明唐代世风日下,但这背后同时也表明了唐代社会平稳,经济繁荣。
1.全民爱喝
因为统治者的支持,唐代的饮酒之风盛行,就是开始我们提到的,皇帝会赏赐酒给有功之人,贵妃皇帝都爱饮酒,上行下效,带动着整个盛唐的饮酒之风。如果没有西域水果酒的融入,大唐的酒文化就会少了一种味道。
追根到底,周围少数民族最终的归宿就是融入到华夏大民族当中,而华夏民族历史的宿命就是多民族大统一。这是为什么呢?
2.有渠道喝
中原民族文化的高度发展,经过两千年的打磨、沉淀与升华,中原民族衍生出一套完美的制度体系。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府县制,这套制度始于始皇帝嬴*,到唐帝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
这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了中原巨大的国家机器有效的运转,再到唐朝经营西域的羁縻州府,中原完美的管理制度是少数民族融入的前提。
中原商品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茶马互市展现出强大且有生机经济发展前景,中原的丝绸、陶瓷,少数民族的瓜果、牛马,二者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商业贸易是将少数民族吸纳来的安定剂。
可以确切地说,经济上的往来是我们能够长久交往的基石,如果没有中原经济拉动,周边少数民族是没有办法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的。
3.有实力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事实力以及收复边疆的期望,汉代到文景皇帝时经济发展已远超前代,但是匈奴还是频频滋扰,到汉武帝时从中央到地方开始贯彻打击匈奴*策,打败了匈奴其他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的就加入到中原大家族当中了。
到新莽朝代时我们与少数民族断了联系,最大一点原因就是中原实力下降,而边疆许久未起战事,匈奴得以休养生息,*事实力强大可以与中原势均力敌。
总结
总而言之,因为中原文化、*治、经济以及*事实力的全方位发展才促成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民族往来频繁,加之大唐的包容性,使得唐文化中出现民族特征就不足为奇了。唐朝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文化,使得唐朝文化别具一番风味,也让大唐盛世以瑰丽的姿态烙印在中华历史长卷当中。发展是一种连锁反应,有了这些因素加持使得唐朝的酒文化得以发展,大唐盛世,隽永的唐诗,飘香的酒肆,曼妙的胡姬。
因为各种原因,果品酒引入后只在小范围流通,葡萄酒和三勒浆酒在当时仍属于稀有酒品,甚至为官僚贵族所独有,平民百姓是不可能经常喝到这种酒,但是果品酒仍然丰富了唐朝的宴享,丰盈了唐朝酒品种类,促进了唐朝酒文化的发展。大唐给西域的*治、经济、文化带来了质的飞跃,,而西域也以它不易察觉的细腻给李唐盛世谱写了新的篇章。
文献参考:
1.司马迁著:《史记》
2.《唐朝酒文化与民族融合》
3.《唐诗与西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