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春秋华夏美,神州巨变换新颜。人们的生活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在点滴改变间见证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散落在湖湘大地的时光记忆,打上了年代的烙印,记录着人民脸上的灿烂笑颜。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红网特别推出“我身边的70年”系列报道,以“小家”为原点,记录伟大时代中的湖南巨变,展现中国崛起的幸福密码。
红网时刻记者王嫣长沙报道
一方餐桌,一个家的守候。
自古以来,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小餐桌上的味蕾记忆见证着社会发展的大变迁。
回眸七十年,一条条承载城市饮食灵*的美食街,在时代的浪潮中兴起、衰落、重生;人们的“菜篮子”日渐丰盛;餐桌上的食物从匮乏到丰富多样;餐厅里的美食从单一菜系到囊括全球特色……湖南人餐桌上的这方小天地,在悄然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大型节日,冰火楼都会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受访者供图。
这个月底,湘菜文化专家范命辉的新书《风味中国》即将和读者见面,这是他精心创作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本图书。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范命辉,对饮食文化情有独钟,对湘菜更是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体会。
在冰火楼,有个固定的传统,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大型节日,冰火楼的高管及旗下柏郡酒店的员工都会聚集在一起,在酒店前坪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这一次,也不例外,随着国庆节的临近,工作人员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行*总厨贺*也是其中之一。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他,一直与湘菜打着交道,直观地感受着行业的发展巨变。
他们都是湖南“食”代变迁的见证者,见证着70年间人们餐桌文化的飞速发展,见证着湘菜文化江湖里的蝶变旅程。
一座城市的饮食灵*:美食街巷里的风云变幻
上世纪90年代初,地处*兴路美食街的玉楼东五一广场老店。受访者供图
年,*兴路美食街拆掉改造前的街景。受访者供图
在范命辉的记忆中,*兴路美食街,就像长沙这座城市的美食灵*,承载着几代人心灵深处的乡愁。时至今日,他仍然能清晰地还原这条街上的美食地图。
“*兴路美食街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沙最早的一条美食街,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都是长沙的美食地标。沿着*兴路,由北往南,以五一广场为轴,美食街最北边是红梅冷饮店、半雅亭面馆,半雅亭对面是向群锅饺,由此往南,东南角是玉楼东,玉楼东旁边是当时湖南省最大的茶餐厅银苑。再往南走就是主营馄饨的桂香斋,到东牌楼位置,是甘长顺,再下来就是坡子街火宫殿,一路向南,就到了道门口,那里就是德园包子,德园的南边是强民饮食店,主要经营狗肉、羊肉等菜肴,一直到南门口的位置,还有柳德芳汤圆,双燕楼馄饨和*春和米粉。从北往南,在如今的中山路到城南路对应的*兴路上,形成了一条极具湖南特色的名菜、小吃美食街。”“赶得南门的包子,丢了北门的豆腐。”“和记的粉,半雅亭的饺,火宫殿的小吃香又辣……”这些地道的长沙俚语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美食街上的繁华景况,成为几代湖南人挥之不去的共同回忆。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老长沙人就在这条街上寻觅美食,体味着舌尖上的变迁,感受着这座城市最深刻的味道。后来随着*兴路步行街的修建,原来的美食街被拆掉改造,演变成了如今长沙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除了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的*兴路美食街外,在时代的变迁中,随着食客们对吃的追求越来越高,老照壁野味一条街、南门口美食街、五里牌蒸菜一条街、四方坪美食街、河西湘仪路美食街、冬瓜山烧烤美食街等一批以家常味为主体,以湖南地方风味为特色的美食街被食客们竞相追捧,应运而生。这些街巷后来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消失;有的经过改造、修葺,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不同时代,湖湘游子在外最思念的味道。
步步攀升的饮食追求:从匆忙果腹、解馋尝鲜到吃出健康
上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吃没有太多讲究,萝卜、红薯、南瓜一度代替了粮食,成为了当时餐桌上的主菜。人们对吃就只有一个最简单、朴实的追求:填饱肚子。
在范命辉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那时主要以吃素为主,许久都很难吃上一顿荤。“那时觉得最奢侈的事情就是上学时,带的盒饭里能有一个荷包蛋,打开饭盒的一瞬间,就觉得自己和别人很不一样。那也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事情之一。要吃肉的话,就是家里的猪养大了,送到食品站,把它卖了。食品站就会给一点肉票作为奖励,另外猪卖了钱后,家人会在食品站称一两斤肉带回来,这个时候家里才能吃上一顿肉”。
上世纪80年代,用草串起来的油豆腐式样。受访者供图
范命辉笑着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那时农村里鼓励搞专业户,我外公外婆置办起了一个小豆腐作坊,做水豆腐、油豆腐,成为了当时长沙县的第一批万元户。他们把10片油豆腐用一根草串起来,卖2毛5分钱一串。因为我们家到外婆家有10公里路,所以每到周末时,我就会去豆腐作坊一趟,外婆就会打包一些油豆腐给我,回去以后我妈妈就把白辣椒和油豆腐炒在一起,用瓶子装起来,带到学校里,一吃就是一个礼拜,油豆腐烧肉成为了我高中寄宿时最深刻的记忆”。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可以吃饱,逐渐对吃的口味,有了一定追求。
上世纪90年代时,解馋成为了老百姓餐桌文化里的头等大事。贺*回忆道,“我记得小时候很难吃到煨肉,这道菜对食材、火候都要求很高。年,我从益阳老家来到长沙后,发现这道菜非常流行。那时能吃到一口煨肉就觉得特别解馋,特别美味。后来我走上厨师岗位后,自己也有去尝试做这道菜。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吃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地追求新鲜、健康,冰火楼的这道菜肴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为如今的独蒜煨肉。比起传统的做法,我们把菜肴烹制得更加软糯,也减少了一点甜度,更符合现代人的营养理念,受到许多食客欢迎。”
日渐丰盛的百姓“菜篮”:从计划供应、走向市场到融入世界
小小菜篮子,民生大工程。70年来,从凭票计划供应到走入市场的任意购,再到手机下单的全球购,湖南百姓的“菜篮子”日渐丰盛,装满了舌尖上的幸福。
上世纪70年代时,所有食材都是计划供应,采购皆要凭票。
范命辉清晰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时,所有食材都是计划供应,糖票、油票、肉票、粮票……那时的采购皆要凭票,票证就如同人们的饮食“护照”。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上食材的采购逐渐放开,所有的票证开始被逐出历史舞台,人们可以在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买到本地自产的新鲜蔬菜。当时因为长沙东郊为长沙市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地,因此在现今袁家岭华侨商店(今友谊商店)前自发形成了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在袁家岭马路上进行的蔬菜交易终究还是不太方便,所有的蔬菜交易,都需要在清晨7点完成。年,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应运而生,它的成立,给全国蔬菜进入长沙提供了一个平台,全国贩卖蔬菜的菜农、菜贩都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长沙市民也由此吃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
如今冰火楼推出的宁夏滩羊菜肴,食材由牧民当天直接在牧场里宰杀,从原产地直发到店,大大缩短了新鲜食材从牧场到消费者餐桌的距离。受访者供图
贺*作为餐饮从业者中的一员,近年来,更加深刻地感受着百姓“菜篮子”的丰盛,行业食材采购的变迁。“年,那时冰火楼刚起步,我们饭店更多的是去省内寻觅好食材,采购原材料。那时很难想象,如今我们能够跨出省份、走出国门,快速便捷地采购全球新鲜食材。像现在当季我们主推的宁夏滩羊,就是我们在宁夏多次实地考察后,签订的订单。牧民当天直接在牧场里宰杀,然后通过冷链速运,从原产地直发到店。这样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新鲜食材从牧场到消费者餐桌的距离,也很好地保证了食材的品质,契合了现代人求鲜求质的饮食观。”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