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12月6日-8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与方剂学、内经学分会联合承办的纪念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之“浙派中医张景岳”学术会议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会议文集收录了《浅谈张介宾与类经分类注解》一文,供大家学习、分享。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士。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代表人物,其所著《类经》将《内经》全篇归为十二大类。张氏旁征博引,力求源汇贯通,以其精辟独到的注解,后世研读《类经》时对其常赞许有加,为《内经》研究作出巨大的贡献。
《类经》所著缘由
古人作书必有缘由,张氏对《内经》十分推崇,如《类经序》所述“内经者,三坟之一。……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如此极具重要性的巨作,却被割裂为《素问》、《灵枢》二部分,更有素问、针经、明堂三书之名,称其并非*帝之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内经》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分为《灵》、《素》二书。时至今日,《内经》仍分为《素问》和《灵枢》。然而,在张氏看来,这种将《内经》分为两部书的做法并不可取。
张氏痛惜于此,遂“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经序》)。更为难得的是,张氏将《灵》、《素》二书融会贯通,牢记于心,并强调“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前人虽然熟识《灵》、《素》二书,却常常认为《素问》以阐明医理,而《灵枢》则注重针灸,将二者分别进行研究,时至今日依旧如此。殊不知,《灵》、《素》原本一体,其义相通,互为表里,以表知里,正是张氏主张将《灵》、《素》重新编排,以力求复原《内经》全貌的初衷,其义可现。
学术特色
01
分类注解《内经》
自唐代杨上善的《*帝内经太素》首开分类注解《内经》的先河,然而,《*帝内经太素》原书在流传过程中不慎遗失,而今所见乃是在日本发现的影印本,但仍有五卷缺失,实为可惜。随后,张氏考察古今,寻遍古籍,终成《类经》。因其融《灵》、《素》为一体,注解精当,理论阐发颇具特色,得到了后世诸多医家的青睐,成为继杨氏《太素》后研究《内经》分类注解的重要参考著作。
张氏《类经》将《内经》分为十二大类,列为摄生类、阴阳类、藏象类、脉色类、经络类、标本类、气味类、论治类、疾病类、针刺类、运气类、会通类,并在《类经序》中对每一类因何归类进行了解释,例如,“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生成之道,两仪主之,阴阳既立,三寸位矣,故二曰阴阳类。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故三曰藏象类。”从前三个分类可以看出,张氏首先重视“生”,这点与《内经》重生思想一致,也体现了中医学“乐生”观点。随后,张氏对于人体生命的由来进行论述,认为“生”是由“气”的运动产生的,以太极虚空之中化生两仪,两仪之中衍化天地人三寸,这反映出了张氏对于生命起源的哲学观点。而后,张氏对于人体藏腑功能也进行归类,如“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故三曰藏象类”。
此外,在随后的四到九类的内容编排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张氏对人体诊病、治疗的一条脉络。例如,从四到六类,可以看到诊病需结合色脉,而这一诊病的基础则在于经络的内外贯通,以里达表,从而能够司外揣内。病有先后标本,因此,在诊病中所获得的的信息需进行整理分析,明确先后主次顺序,抓住关键病机,这与《内经》始终强调的“治病求本”一脉相承。诊病完毕方要施治,故而张氏紧接着论述第七类-气味类。虽然,在秦汉时期,草药尚未盛行,针刺及艾灸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在唐代以后,草药的种类层出不穷,医家使用草药的频率也大大增加。但是,在《类经气味类》中,张氏仅列了三部分,并且从内容上看,重点论述饮食气味对人体的影响,并未过多涉及草药的使用。这从侧面反映出,张氏在编排这部分时,紧紧围绕《内经》原本之意,显得十分纯粹和严谨。在第八类-论治类中,张氏全面而着重的梳理了《内经》中关于诊病、论治的内容,将“治病必求于本”放在首位,随后论述疾病顺逆、制方奇偶、正治反治、妇人诊治、祝由等一系列治则治法。疾病变化莫测,多种多样,难以穷尽。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者,病机也。故而列第九类-疾病类,以告诫医者灵活洞察疾病的病机,以不变应万变。而疾病类是《类经》中所列条文最多的,高达九十七条,仅次于第十类-针刺类。正如张氏所言“药饵不及,古有针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故十曰针刺类”。《内经》突出针灸治疗疾病,除“内经十三方”点出了组成、主治以外,几乎不见草药的使用,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故*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针刺依然成为《内经》时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至此,张氏将《内经》中关于人的医理论述完毕。
至于第十一、十二类-运气类和会通类,主要就《内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会通类则是将难以划分归类的经文,置于此类。纵观会通类的体例,可以看出在内容上是对前面第一至十一类的补充,并且在编排形式上,张氏未作过多的注解,而是在每句之后注以章节,以示索引之用,而其注解多从前述。如《类经会通类一摄生》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阴阳四。)”,可检索到《类经阴阳类四天精地形气通于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清阳在上,故头配天以养其清。浊阴在下,故足象地以养其静。五气营运于中,故五脏傍人事以养其和。此虽以头足五脏为言,而实谓上中下,无非法于天地人也。)”。
可见,张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向后人展示《内经》全貌,其功不可没矣。
02
注解精当
张介宾不仅精通医学,还专研过易经,其友叶秉敬对夸赞有加,其在为《类经》作序中说道“景岳……幼禀明慧,自六经以及诸子百家无不考镜,而从其尊人寿峰公之教,得观内经,遂确然深信,以为天地人之理尽备于此,此即所为伏羲之易也。”又如“景岳于《内经》外,更作《医易》等篇,余尝观邵子之圆图方图,多所未白,得景岳之图解而了然无疑也”,由此可见,张氏对医理、易理了如指掌,并体现在《类经》注解之中。而张氏作图示意的本领也在《类经图翼》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言简意赅,令人醍醐灌顶。
正如张氏所言,《灵》、《素》二经互为表里,其义相通,因此,在为《内经》条文注解时,常见其“以经解经”,或以《灵枢》解《素问》未发之理,或以《素问》示《灵枢》未述之言。如《类经藏象八五脏所合所荣所主五味所宜所伤之病》中“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辛从金化,金能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本篇是摘自《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关于论述五味太过而伤及本藏的条文,张氏以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注解之外,尚引用《灵枢五味篇》中相关条文,从而扩展了该条文的内容,使之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对于《内经》中某一条文的论断,张氏常引用多篇进行论证,如《类经针刺类十六候气》中所述“诸经实者病三日已。(凡邪气未解者,最忌脉弱无力,如《平人气象论》曰病在中脉虚,《玉机真藏论》曰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邪客篇》曰虚而细者久以持。皆不实之谓也。若病在诸经而脉实有力者,邪将外达也,故可三日而已矣。)”反复推敲,多方面去考证某一论断,体现了张氏不仅精于《内经》,更说明其对重新编次《内经》的严谨性和责任感。
《内经》本身不仅是一部医书,更涵盖中华文化,并有多处渗入易学思想。而张氏亦擅长于易经,涉猎儒释道,因此,《类经》批注亦常现易经的字样,以释条文。如《类经阴阳类一阴阳应象》云“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然而变化虽多,无非阴阳之所生,故为之父母。)”。再者,如《类经经络类一人始生先成精脉道通血气行》云“*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者,人之水也。万物之生,其初皆水。故《易》曰天一生水。道家曰水是三才之母,精为元气之根。)”。
张氏在《类经》中所旁征博引的经典,除了《易经》之外,尚有《脉经》、《甲乙针灸》、《史记》、《淮南子》、《南华经》、《金丹大要》、《胎息经》、《省言箴》、《龙虎经》、《皋陶谟》、《珠玉集》等,体现出张氏所著《类经》时所花费的大量精力。
对后世的启发
《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创立了中医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一系列学术成果。然而,由于《内经》的条文大部分晦涩难懂,尤其是概论性内容较多,以至于当今临床运用时“力不从心”。并且,这种现象在《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后,尤为突显。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内经》及发挥其理论指导价值,就必须要对其中的篇章条文进行梳理,达到融会贯通。
张介宾所著《类经》为后世系统性研究《内经》,阐明其中所蕴含的中医基础理论,推动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张氏刻苦专研数十载,励精图治,在阐释某一观点时,旁征博引多家著作,论据充实,力求阐明其正确性。张氏在编著《类经》时的严谨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医人学习。
原标题:《浅谈张介宾与《类经》分类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