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5分钟
很多孩子从小就挑食,不爱吃饭,吃饭就像打仗一样,锅碗瓢盆、娃哭娃闹,崩溃的都是老母亲啊!二宝有段时间也是这样,每次吃饭都要追着喂饭,有时候都躲到桌子底下,怎么拽都不出来。
“夏安,来吃一口吧,很好吃的!”
二宝一个劲儿摇头:“不吃,就不吃!”
“快点啊,要凉了!”
“就不,就不!”
一顿饭下来要个把钟头,饭菜凉了都不一定能喂完一碗饭。孩子吃得慢不说,我也跟着着急。相信这样的场景,很多家庭都上演过吧?
跟俩孩子一起斗智斗勇时间长了,我摸索出来一套方案,用“食育”来引导,让俩娃彻底爱上了“吃饭”这回事儿。
关于“食育”
《食育基本法》中提出:食育的对象是儿童,进行食育可以让宝宝获得“食”的知识,培育有关“食”的思维方式,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我看来,“食育”也是养成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一种较科学的方式。家长们可以从幼儿时期开始,把食物的相关教育,延伸到儿童人格培养上。这种“食育”过程有趣,宝宝也很容易接受。
进行“食育”教育,可以通过饮食的营养、文化等方面,并结合烹饪进行实践,让宝宝获得“食”的知识,理解“食”的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大宝喜欢吃“汤圆”,周末我带俩娃策划了汤圆主题,从汤圆的来历到制作,再到最后出锅品尝美食,一个周末,家里欢声笑语,孩子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食育”带给孩子哪些帮助?
《每个宝宝都能好好吃饭》一书中写道:“食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从长远角度看,还是很有意义的。
1.改善偏食、挑食、厌食的坏习惯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有偏食、挑食、厌食的状况,造成这些现象最大的原因就精细食物和甜食吃的过多;通过“食育”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食物中包含不同的营养,激发孩子“吃”的能力,让孩子自觉、快乐的吃。
2.养成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人的一些慢性疾病与儿童时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例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发的疾病;“食育”可以让孩子均衡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培养生活能力
“食育”中有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孩子自己种植、采摘食材,购买食物,烹饪简单的饭菜,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生活技能,还可以通过烹饪,让孩子对“吃”产生兴趣。
4.帮助了解饮食文化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比如陕西有凉皮、肉夹馍,北京有特色炸酱面;食物代表了不同地域文化,还有对食材的理解和制作。“食育”可以让孩子将食物与饮食文化联系起来,在“吃”中了解传统文化。
四种方式在家也能做“食育”
1、饭前一首“吃饭歌”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写到,学园的校长给孩子们改编了一首“吃饭歌”,每次吃饭前都会一起唱,然后一起吃“山上”和“海里”的东西。
于是,孩子们的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在家也可以这样,吃饭前和孩子唱一段“吃饭歌”,通过歌曲激发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并和他一起吃“地里种的菜”、“水里游的鱼”。
2、观看食品生产的纪录片
观看纪录片,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生物,发现并探索自然科学知识,了解食品是怎样生产、制作、包装最后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教会孩子珍惜盘中食物,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3、带孩子去菜园播种蔬菜
去菜园里从播下一粒种子开始,观察发芽、生长,给幼苗浇水、除草,看着蔬菜如何慢慢长成,再将蔬菜采摘下来,做成美味的菜肴。
播种蔬菜可以让孩子直接与食材接触,观察食材,触摸食材,品尝食材,对食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每年暑假我都会带着大宝去乡下老家,跟妈妈一起种菜,大宝就跟在一旁,帮忙,或者问来问去。回家来吃饭就格外珍惜,一粒米掉下来,都会捡起来吹吹再吃,深知食物的来之不易啊!
4、一起制作传统节日的食物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食物也是多种多样,例如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和孩子一起制作这些食物不仅有趣,还可以作为传递传统文化知识的媒介,跟孩子聊聊这些节日的由来,增长见识呢!
今年端午节我就带着大宝去超市买了粽叶、糯米、蜜枣等材料,带他一起包粽子,虽然大宝包得粽子歪歪斜斜的,但他吃得很香,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宝宝会更爱吃哦!
枕边育儿寄语:
在现代社会食品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多,它们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家长更要学会用“食育”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食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中,你学会了吗?
宝宝喜欢奶睡,和哪些方面有关?母乳宝宝戒奶睡,晚上这餐得吃饱
你们的婴儿床是用到多久闲置的?轻松改造,几大用处出乎意料
许子言饰演者亲妈露脸颜值高,网友:照着备孕生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