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听过“神经衰弱”。据《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临床表现有注意力难于集中,乏力,容易疲劳,失眠,记忆不佳,常忘事。工作或学习稍久即感疲乏。
而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急躁,都可能是神经衰弱到来前的预兆。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立马在比照自己,在紧张?
然而,汉语里原本没有“神经衰弱”一词,同样没有把这些症状定义为一种病症。美国医生比尔德(GeorgeMillerBeard)在年的论文中提出“neurasthenia”,据目前的资料显示,经翻译于年首次出现在中国。这一年宣告一种新的病症在中国被确认。
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工业城市发展,在十八至二十世纪带来了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他们将当时出现的“神经衰弱”归因于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
但当年被现代文明冲击的“没落中国”,同它们的发展状况相差甚远,“神经衰弱”又是怎样出现的?谁在得病?
按照《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书作者的看法,科举考试的废除,知识分子突然必须在茫茫人海中讨生活;内战、帝国侵略带来的大规模流离失所……使得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成为精神疾病的温床。即使如鲁迅、沈从文,也无法自外于神经衰弱症的影响。而定义疾病的是日本医馆,他们在广告中宣传:“只要购买他们所出产的药品,神经衰弱这种心的疾病,即可药到病除。”
随着医学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而今“神经衰弱”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已很少作为一种病症来诊断,中国也在减少。但神经衰弱一词所概括的临床表现,却从未消失。生活不易,焦虑与紧张正在围绕着我们。春节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对于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帮助自己好好减负,只是,确实能吗?
作者|彭小妍
整合
罗东
“神经衰弱”的创造和翻译
一个医学概念的漂洋过海
“神经衰弱”这个词约于20世纪10年代出现在中国。笔者在台北“国家图书馆”总图书书目资讯网里所能找到最早有关神经衰弱的书籍,是年上海医学书局所出版,由丁福保、华文祺所编的《神经衰弱三大研究》。此书现已不存,但从图书资料中用来描述此书性质的词语,如“官能症”及“神经衰弱”看来,我们可以推断,此书是根据日文资料编著而成。
《神经衰弱之大研究》(之一本)。
最早谈论神经衰弱的医疗手册,是年卢寿篯以文言文所写成的《神经衰弱疗养法》。此书的基础是年日人井上正贺所著之《神经衰弱营养疗法》。
卢氏在此书序言中,将神经衰弱归因于“世界文明”与“生存竞争”。欧美人过于纵欲、中国特有的礼教束缚(性压抑)及胃肠疾病,都被列为导致神经衰弱的主因。卢氏质疑过度理论化的倾向以及医学物理疗法。
卢氏的遣词用字显露出他对中国古典医学词汇的高度依赖,例如“营养疗法”,他翻译成“疗养法”。“疗养”是传统中医用来谈论调和养生的概念,而“营养”是日人用来翻译“nutrition”的词汇。但在正文中,卢氏就使用了日文汉字术语,如“营养”“完全营养”“日光浴”“温泉浴”等等。
《神经衰弱自疗法》()。
相较之下,王羲和于年出版的译作《神经衰弱自疗法》,以白话文写成。此书是根据比尔德理论编译而成。一般认为比尔德在年发表的著名论“Neurasthenia,orNervousExhaustion”中,创造了这个疾病。
比尔德(GeorgeMillerBeard),生于年,美国医生,“神经衰弱”名词提出者。著有《医学与手术电疗法》《美国人的焦虑》等。
但是也有人,包括弗洛伊德在内,认为这个新词汇描述的是英国早有的旧疾,自17世纪中叶起就已经受到注意。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作者:米切尔·布莱克玛格丽特·布莱克
译者:陈祉妍等
版本:商务印书馆年9月
一部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
比尔德年的《医学与手术电疗法》译成德文后,在欧洲蔚为风潮。在年的《美国人的焦虑》一书中,比尔德指出神经衰弱是美国人特有的疾病,因现代文明如工业及都市化、极端气候(极热、极冷或极干)或过度耽溺于饮食及性欲而引发。他把脑、胃及生殖系统称为“三位一体”,当一个部位受到损伤,其他二者全受影响。他建议混合性疗法,包括电疗、水疗、注射等等,但认为完全不用药物的食物疗法,要远优于完全使用药物而不靠食物的疗法。
比尔德花了许多工夫阐释进化论,但其实都是他个人对进化论的诠释,例如他认为“人类身体功能在进化进程中发展最慢的是生育及创作的功能——也就是传种的能力及抽象思维(包括记忆)的能力……因此,当神经系统受到疾病攻击而衰弱时,这些最晚进化的功能……就会受损”。
根据他的进化观,他认为对人类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在进化位阶上最接近人的食物,换句话说,就是肉类、蛋、牛奶及鱼。他反对食用水果、蔬菜、谷类(小麦例外)、脂肪(奶油例外)。如果体质特别纤弱,奶油,甚至面包都不推荐食用。这种观念与我们今天认可的健康食品大相径庭。
医学概念的书写
文学作品是怎么描述“神经衰弱”的?
神经衰弱作为一种精神疾患,在现代从欧洲传到美国,在美国被视为现代病,接着回到欧洲,使欧洲人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