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盐运支票
文/图陈廷亮
来源:团结报
(接上期)
三、川湘古盐道的文化网络
盐是人类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盐道的形成和畅通有着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茶与丝绸都是人类追求更高层次享受的物质,而盐是维持人类生命、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如果说几千年来川湘古盐道是维持湘西各族人民生存的补给线,那么古道上的聚落就是人类生存线上的驿站。川湘古盐道的亘古与持久,不仅对湘西各民族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给我们在研究不同地域之间民居演变、构筑方式、聚落成因以及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等问题时提供了一条明确而清晰的线索。
川湘古盐道对湘西地区城镇、村落的分布与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现存古盐道主要分布在鄂、渝、湘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江河密布,山脉与河流以东北至西南走向为主。盐道的起点都源于北部的长江口岸,其主要延伸路线由北至南,几乎垂直于境内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但在过去肩挑马驮的年代,人类行走路线都希望能沿着河流、顺着山势。人负重物每日步行不过30~60里,因此盐道上每隔30里必有一小场(小集镇),每隔60里必有一大场(大集镇),今天的城镇就是当年小集、大集发展而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很多城镇、乡镇为什么大多相距30~60里的根本原因。
当盐道遇到高山横亘阻挡去路时,人们大多会绕道而行,寻找谷口或山隘穿越(土家人称“山坳”为“kexhaox”、“山岗”为“kuvliex”、“悬崖”为“arsar””,湘西盐道上许多村镇名都有此地理特征,如“阿龙枯列”“若休克好”等);当遇到江河阻挡时,人们或架设桥梁(土家人称“桥梁”为“afcir”,称“凉亭桥”为“heivzaxafcir”),湘西盐道上就有许多修建的凉亭桥,如洗车河凉亭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等,或靠摆渡穿越。而正是这些高山的谷口、山隘和江河的桥梁、码头成为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它们附近也最容易出现为过往商旅提供驿站和进行商品交换的集镇,如里耶、隆头、洗车河、迁陵、王村、罗依溪等。
另一方面,在山区的某些低坪高坝处,由于土地相对平整充裕,也会自然形成土家苗族同胞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形成之初完全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存,与盐道并无直接关系。随着居住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土地不能满足耕种需要,一部分人便会从农耕生产中脱离出来,特别是在清末与民国初年,由于解除了“蛮汉不相通”的禁令,商业活动在湘西地区开始活跃,如同治《保靖县志·食货志》记载:“县民近来多食川盐……以地近川省,搬运甚易,肩挑贸易,例所不禁。故商贾辐辏,群市川盐,而民咸称便焉。”盐巴、茶叶、布匹、木漆、桐油等物品成为土家苗族民众交易的主要商品,大量商品的运输必然要借用在大山中形成的成熟的运盐网络。而在上千年的形成过程中,盐道必然要不断地修正自己,使之穿越连接尽可能多的村庄和街市,这样盐道或转道蜿蜒穿过村庄,或通过支路与村寨相连。可以说,湘西规模较大的村落,不是分布在盐道主线上,就是通过支路与盐道相连,只是随着现代公路的贯通,它们有些因偏离交通干道而失去发展动力(如龙山县贾市乡的明清古街、古丈县红石林镇老司岩等),因落后于现代化进程而以传统聚落的形式保存下来,可惜的是这些传统古村落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的已经是破败不堪。
传统集市多沿着千百年来在山区形成的盐道线路分布,盐道重要节点上的集市规模也较大。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许多重要街市扩展为大型聚落甚至现代城市。从盐道分布图可以看出,湘西的8个县(市)城几乎都分布在盐道节点上。如龙山里耶、保靖迁陵、永顺王村、花垣茶峒、泸溪浦市等在民国以前都曾是重要的水道盐运码头。它们都曾因盐而兴,同时利用所处的特殊地理交通优势,在渝东盐业衰败后,仍能利用其他商机继续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盐业衰落后,有些地方的发展就突然停滞不前,使过去栉比接踵的木楼、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被完整保存下来,这些城镇的过去被定格成珍贵的历史片段。如龙山里耶古街、贾市古街、隆头古街、洗车河古街、古丈老司岩、泸溪浦市古街、花垣吉峒坪(今团结镇)营盘城……这些盐道上的老街,因其特有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而成为我们研究过去城市发展、社会经济、民风民俗以及传统聚落的活化石。
湘西是川盐入湘及川盐济楚的必经之路,属于重要的贩盐区,而贩盐之利有时甚至远大于产盐之利。明清年间,湖广、江西有大量人口涌入湘西山区贩卖私盐。这样一来,盐道附近自然形成了物资的集贸中心,致使商业红火,市场繁荣,流动人口增加,饮食服务业也随之兴旺发达,这也进一步吸引四周的人群到此来谋生。
大量移民的涌入,必然会形成许多帮派组织,有组织就有聚会,要聚会、要活动就得有场所,于是,各种宫、庙、馆、堂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本地人兴建祠堂,外地人则修建宫、馆。如万寿宫是江西人聚会的场所,由江西帮修建;天上宫是福建人聚会的场所,由福建帮修建;南华宫是广东人聚会的场所,由粤帮修建;陕西馆是陕西人聚会的场所,由陕西帮修建;湖北馆是湖北人聚会的场所,由湖北帮修建;帝王宫是*州人聚会的场所,由*州帮修建。另一方面,外来移民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神灵的保佑,还将各地的崇拜之神迁移到盐场来定居,且互相攀比,于是,庙宇也就越建越多。如“三国”时的关羽,山西人传说死后成了佛教的护法神,称为关帝,是山西人的崇拜之神,所以,“山西帮”多在盐场修建关帝庙。又如长沙庙和东岳庙,分别为湖南人和福建人所修建的精神之庙。
上述宫、庙、馆、堂,不仅在盐场的数量众多,也直接蔓延到湘西盐道沿纳的村落、集镇。如江西客商在明清之际就在永顺县城东门外万寿宫(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保靖迁陵镇西街的万寿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嘉庆六年[]重修,同治十三年[]和民国20年[]两次维修)、泸溪浦市万寿宫(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民国7年[]两次重修)等,从现在的万寿宫遗址上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它当年的繁华。还有如龙山洗车河关帝宫(始建于清嘉庆初年)、凤凰天王庙(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凤凰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光绪十九年[]改建)、浦市龙王庙(始建于乾隆年间)、浦市黔王宫、浦市天王行宫(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等。这些宫、庙、馆、堂,成为盐道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之它们的建筑风格丰富多彩,是极为珍贵的盐业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移民的涌入,也把外地的建造技术带入湘西地区,这不仅体现在楼堂会馆上,也直接表现在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中。如龙山里耶商埠木楼、里耶唐福记楼、永顺王村商埠木楼、保靖迁陵镇老街商铺、泸溪浦市窨子屋等传统建筑多是雕梁画栋,木构架及构件的制作十分鲜明地将外来与本土的装饰图案融为一体,既有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建筑的特色,又有四合水天井、风火墙、马头墙等江西、广东及徽派建筑的特色。这一建造形式在湘鄂川黔边主要出现在清末及民国初年,正是由于川盐当时曾远及江西、安徽,才将徽派的建造形式带入湘西大山中。
由此可见,川湘古盐道对沿线山区的地域文化、传统聚落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近几年,“现代移民”在数量和力度上都远远超过过去几个世纪在盐道上艰难渗透的移民,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强势文化,随着现代公路的贯通,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致命的打击,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村庄在迅速地消失,只有那些偏离现代公路的盐道上的传统聚落因失去发展的动力而暂时得以保存,成为我们研究历史与传统的珍品。
有学者认为: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越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许多古代文明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但在此还有遗迹可寻。川鄂、川湘、川黔古盐道铺就的文化长廊,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古盐道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文明,串起了包括土家、苗、瑶、侗等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今天,在古盐道上仍然保留着众多少数民族村落,摆手堂、凉亭桥、风雨桥、宗祠、庙宇、土司王城、苗疆边墙等建筑遗址,许多古老的文化特征也因诸多特殊实体的保存而得以传承。
(全文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若需转载本站原创授权文章,请后台邮箱申请。
封面湘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