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庸里的知行观及其时代意义宣讲家网
TUhjnbcbe - 2023/10/10 17:36:00
夏季白癜风袪白 https://m.39.net/disease/a_6511103.html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战略目标,又强调站在实处,在讲话里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有关思想,并对知行的辩证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行合一”的论述是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丰富的知行思想,例如先秦的《荀子》、明代王阳明的知行思想及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船山先生)知行思想等。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核心经典之一的《中庸》包含着系统、理论的知行思想,具有认识论、实践观、方法论的多重含义和丰富的时代价值,可惜时至今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广泛的传播。所以,今天我希望通过文本细读这样一种非常原始且朴素的方式,对《中庸》所蕴含的“知行合一”思想进行认知和阐发,并期望我们的分析对当今新时代“知行合一”的有关理论能够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全文字左右,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是篇幅比较适中的一部作品,它既属于“六经”之学,又是“宋学”和“四书”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初年,由于宋真宗、宋仁宗、范仲淹、张载、孤山智圆等帝王、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共同弘扬,《中庸》作为单行本进入了中国古代的教学体系,成为了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读本。《中庸》是中国哲学史上最系统、内涵最丰富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哲学思想、语言概念、逻辑方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独特的中国气质,在个体修身、教育人才、科举选拔、培育社会共识、家国情怀等方面都发挥着持久而温暖的理性力量。就“知行合一”的主题而言,在《中庸》的个字中,“知”出现了42个,“行”出现了33个,知行对举,即成对出现的情况有十余处。另外,《中庸》里还包含着与“知行合一”的方法、次第、目的等相关的大量思想内涵,这些思想内涵通过“道”“教”“学”“三达德”“天”“人”“性”“诚”“名”“成己”“成物”等《中庸》中的核心概念,形成了以道为中心,注重教学,立体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行合一”思想。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五个问题:一是《中庸》“知行合一”的两个向度,上合于道,下合于身;二是“知行合一”的双重视域知天、知人与成己、成物;三是“知行合一”的六种形式;四是知行的五个次第;五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具体方法;六是《中庸》里提到的“知行合一”的典型人格。我们就从这六个方面来探索《中庸》“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中庸》“知行合一”理论体系的特点和时代意义。一、“知行合一”的两个向度:上合于道与下合于身当我们讲到“知行合一”时首先面临一个问题:“知行合一”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知”是知识和认识,“行”是实践和行动,那么“一”又怎么解释呢?通过细读《中庸》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中庸》在解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大主题时,把知行在两个向度上统一在了一起,合于“道”与合于“身”,即知行上合于道、知行下合于身。首先我们来解释知行合于道。“道”是《中庸》中最核心的概念,《中庸》第一段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此可见,中和之道是《中庸》的主旨思想,“中”指的是天地之本体,“和”是动态中的平衡,“中庸”的庸是人与社会在实践中对“中”原则的具体把握和运用。“中和之道”包涵天人之道、君子之道、孝的哲学、社群之道、治国之道、至诚之道、教学之道,以及我们今天讲的知行之道等等。《中庸》中的“知行”其最深层次的追求是合于道,合于包含天人、社会、家庭、国家、教学等在内的动态的中和之道。基于此,《中庸》在讲到“知行”的时候,常常是与“道”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道之不行也,我知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又有“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与“知”和“行”三者须臾不可相离。具体而言,“知”的对象是道之行或者道之不行,如果能够认识到道之行,那就是“知者”,认识不到就是“愚者”,能够遵循并运用道的运行规律的就是贤者,不能的就是不贤者。道在实践中的发展变化状况是知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分辨知的主体“知者”“愚者”“贤者”“不肖者”的最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讲到的“上合于道”的内容,接下来讲“下合于身”。《中庸》里引孔子的话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在中国的礼仪传统里有射箭之礼,当君子射箭没能射中箭靶的时候,我们应该怪什么?是怪箭靶还是箭簇呢?君子之道要修身,讲求反躬自问,求之于自身。《中庸》里进一步讲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言为心声,它是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德往往与行,也就是实践联系在一起。当我们在德行和言语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中庸》里讲“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就是不敢不努力纠正,即便做得比较好的时候也不能满足。只有在言语的时候考虑到行动,行动的时候考虑到言语,言行相顾、“知行合一”,君子才可以进一步去采取行动。在哲学上,“知行合一”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知行是否“上合于道”,即合于天地之道、社群之道、社会之道、身心之道、知行之道等。同时要做到“下合于身”,当箭不能射中靶心的时候反求诸己。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于道”强调的是认识的对象(所知)及认识的方法(所以知),是认识的客观性。而“知行合于身”强调的是认识的主题(能知),是认识的主观性。所以说“知行合于道”是认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的问题;“知行合于身”是认识的主观性和价值性的问题,当强调知行上合于道,下合于身的时候,其实是在强调我们要考虑到“知行合一”中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知道”与“行道”通过“修身”的方式,在道与身的辨证发展变化中,在“知行合一”的方向中,表现出道(形而下)的个体化以及个体(形而上)的道化的双向运动。庄子用“周、遍、咸”三个字,形容作为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的“道”的存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而这个无处、无时不在的“道”则通过形而下的个体的知与行来实现实体化。所以道和身的双向运动,实际上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向转化过程。这是我们讲到的第一个问题,“知行合一”的两个向度。二、知行的双重视域:知天人与成己物“知行合一”的两个向度“上合于道、下合于身”实际上是建构在《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知行合一”认识的双重视域,“知”即知天、知人,而代表着实践的“行”也包括了双重视域,即成己、成物。《中庸》中多言“天”,开篇第一句即说“天命之谓性”,天在《中庸》中既具有形而上的本体论性质,也包括天地间的本然状态和自然法则。所以《中庸》里说:“质诸*神而无疑,知天也”。“知天”就是说,人类的认识要建立于天地之间,不能违背自然的状态和根本的规律法则。“质诸*神而无疑”指不对自然变化产生怀疑,这样才能够懂得天地之道,也就是知天了。关于天,《中庸》里还有很多地方讲到,如:“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薄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之道”有一些非常具体的特征,比如“薄”“厚”“高”“明”“悠”“久”,这都是自然界的本然状态和客观规律,人类认识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认识客观世界,只有在真正认识了客观世界之后才能发挥出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知天,认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把握是整个认识的前提,当然也是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前提,即知人的前提。这就是《中庸》里讲的“思之人,不可以不知天”,这句话强调了知天是知人的前提,知天是整个认识论的前提。知人是在知天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这里的人类社会包括个体的人的思维,个体的人对家庭、家族、社会、国家等的认识。《中庸》里讲“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也就是说,对人的认识一旦建立在与天地之道不相违背,符合真理与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即便百代以后有圣人现世,他也不会对此产生疑惑,这才是真正的知人。知人在《中庸》中也占据着比较重要的篇幅,由此可以体现出《中庸》知行观伦理性的特征。《中庸》的知天和知人作为认识的两重视域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地位,其中,知天是最高原则,是符合真理的原则,知人是符合价值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天和知人构成了人类认识的所有对象,包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知天是对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所有客观规律的探索,当然更侧重于对自然本然状态及相关规律的探索;而知人更强调的是对人的思维、人类社会和历史本然状态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这是“知”的双重视域,我们再来看“行”的双重视域成己和成物。《中庸》里讲:“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这一部分在探讨与“诚”有关的问题时提出,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万物。“成己,仁也”,成就自己是仁的表现,但仅仅成己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够充分的,它只是一种向内之道,人之本性还有向外之道,就是要成物,这是“知”,即智慧的表现。无论是仁还是智都是出自人之本性的德行,所以任何时候实施都是适宜的。从现代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成物才可能成己,真正的成己才可能成物。只有做到成,才能尽自己的性;尽自己的性,才可能成就自己。成就自己才能尽别人的性,成就别人,成就别人的时候才可能成就万物。好比你帮助别人,别人才愿意帮助你,你自身强大了才有余力去完善周围的事物。成己和成物既是天地之性的内外要求,也是人之德行的内外要求,因此既符合天地之道,也符合人之道。二者之间是非一、非二、不一、不二、即一、即二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庸》里是这样讲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行”的两个向度成己和成物与《中庸》里面的“诚”和“性”这两个关键词紧密相联。“诚”是《中庸》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知行合一”最重要的方法,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作者:韩剑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韩剑英:中庸里的知行观及其时代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庸里的知行观及其时代意义宣讲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