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养生要遵循养生之道
TUhjnbcbe - 2023/10/9 17:45:00
你遵循养生之道了吗?

一、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养生的“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医学、现代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学、生物学、心理学、运动学、哲学、美学、国学、物理学、化学、烹饪、艺术,以及道学、儒学、佛学等。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道是本质,是无所不在的真理和客观规律;术为表象,是道的体现和具体方法,是道的具体运用。

养生之道,是养生的总体原则和指导思想。养生之术,是养生的具体方法,是养生之道的具体运用。

可以说,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的医药、饮食、睡眠、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养生原则。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法时养生等具体的养生方法都属于养生之术;不论是什么养生之术,只有遵循了养生之道,才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否则的话就会走偏,不但不能养生,甚至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二、养生之道的四句话

养生之道,概括起来有四句话:未病先防,调养为主,适而不过,顺应自然。

(一)、未病先防

《*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帝内经》一书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最高明的医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病,中等的医生治疗将要发生的病,而普通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病。可见,中医历来是“防重于治”,《*帝内经》的观点和现代预防医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数越来越多的状况;因此,积极学习养生知识,及早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现在的很多人,关心的往往不是健康,而是疾病;认为只要身体不舒服了、患病了,去医院看医生就行了。其实,而真正关心健康的人,是让身体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或者说,关心健康应该远远胜过于关心疾病。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工厂的安全标语写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这可以说,只有当工厂把事故预防工作抓好了,防范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或者说,凡是事故少的工厂,都是事故预防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单位,别无他法。其实,预防疾病和工厂预防事故的道理是一样的,未病先防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确保身体健康的主要基础;身体能否不生病、少生病、生了病也能尽快地康复,其关节环节就是预防疾病、未病先防。在身体好还没有出现疾病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养生、保养身体、锻炼身体;不论是在金钱上还是时间上,在养生保健方面有所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实际上,虽然前期在养生保健上投入了一些时间和金钱;但是到了后期,当年龄大的时候,健康的身体不仅能给你节省很多治疗疾病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还能让你拥有健康,让你享受到没有疾病的快乐生活!

在生活中,生命的质量应该远远重于生活的质量,不应该以牺牲生命质量来换取生活质量,若没有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再高,有何意义!很多人在年轻时不顾身体健康,拿命赚钱;到年老时却无可奈何,拿钱买命!其实,若患了大病,失去健康的时候,就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了健康,拿多少金钱也买不了命!

这也贵,那也贵,照照镜子其实你自己最贵,当你倒在病床上的时候,多少钱才能把你扶起来呢?因此,在养生保健上舍得投入是非常智慧的选择;没有人会因为重视养生而倾家荡产,而太多的人却因为失去健康而“人财两空”。

有一天,你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你落魄了,还得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健康不仅第一,而且唯一!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是没了健康就等于没了一切。健康就是一个空心玻璃球,掉下去以后就摔碎了;而我们的工作是一个皮球,掉下去以后还可以弹起来;健康是单行线,没有重来!所以要及早“储蓄”健康,从30岁左右开始就应该养生了。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长,第二是要活的好;活的长不长,活的健康不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现在的人,往往年纪大了才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生要遵循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