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福建省省情省况
TUhjnbcbe - 2023/10/2 17:45:00

1福建省概况

福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北南最长为千米,西东最宽为千米。福建省现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土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长达千米,位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2历史沿革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府、州、*为同级行*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督察区,共有67县。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3行*区划

福建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8个地级市,共包括28个市辖区,13个县级市,44个县(含金门县)。

副省级城市:厦门市

地级市: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莆田市、宁德市

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

4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50′至°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陆地海岸线长达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气候特点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条,其中流域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5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12.38万平方千米,现有农业耕地.47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间谷地与低丘陵梯田等地。红壤、*壤为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

2.海洋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大12.4%;水深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5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海洋渔场面积的4.5%;滩涂面积平方千米。有闽东、闽中、闽南、闽外和台湾浅滩5大渔场;海洋生物种类多种,其中经济鱼类多种,贝、藻、鱼、虾种类数量居全国前列。

海岸港湾资源。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千米,位居全国第二;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大于平方米的岛屿个(其中有居民岛屿98个),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5。大小港湾个,其中深水港湾22处,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东山湾、厦门湾、湄洲湾、兴化湾、罗源湾、三沙湾、沙埕港等7个,港口开发潜力大。

(2)滨海矿产资源。福建海岸地质构造复杂,已发现的矿产有60多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1种,矿产地多处。砂、花岗石、叶蜡石等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饰面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玻璃用石英砂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盐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好,盐田总面积11.02万公顷,宜盐滩涂超过2.67万公顷,可以大规模利用的盐化工业品有氯化镁、澳素、石膏、钠镁盐、加碘盐等。台湾海峡石油、天然气也已显现较好的资源潜力,海峡西部3个成油凹陷油气前景看好,有望在厦澎凹陷、乌丘屿凹陷、澎北隆起建设油气田,勘测油气总量2.9亿吨。

(3)滨海旅游资源。福建山多海阔,山海兼容,优越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景色秀丽的岛屿,千姿百态的海蚀景观,加之沿海众多富有宗教、文化、*事、历史内涵的名胜古迹和新兴的港口城市,构成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其中有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海坛岛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湄洲岛以及“海上绿洲”东山岛等。

(4)海洋能源资源。福建沿海地热梯度较大,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热水区域较多;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时数达—小时;沿海可利用潮汐发电的海水面积达0平方千米,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达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万千瓦,占全国的49.2%,居首位。

3.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矿产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总数的69%。已探明储量并列入全省非普通砂石黏土类储量表的矿产99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5种,非金属矿产73种。上表矿区处,其中:大型58处,中型处,大中型矿区均以非金属矿为主。

4.野生动植物资源

(1)野生动物资源。全省已记录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种,约占全国的30%,其中:鸟类多种(含亚种),兽类种(含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种,鱼类种(其中文昌鱼纲1目1科3种、圆口纲1目1科1种、软骨鱼纲11目25科63种、硬骨鱼纲24目科种)。已定名昆虫多种,全国昆虫共33目,福建除缺翅目和蛩蠊目外有31个目。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9种。鸟类中有85种是在福建首先发现并命名的,沿海湿地分布有水鸟12目28科种,约为全国水鸟种数的71.6%;属于福建特有的有白背啄木鸟、橙背鸦雀、挂墩鸦雀、赤尾噪鹛、*冠绿啄木鸟、小山蛙等;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种,占全部种类的90.3%;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70种,占全部种类的86.4%。

(2)野生植物资源。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种,约占全国的14.3%,其中蕨类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种;其中兰科植物有60属种6变种。此外,有苔藓种、真菌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全省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达0多种。

福建加大对华南虎、金钱豹、黑脸琵鹭、南方红豆杉、兰科植物等的保护、拯救力度,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启动华南虎繁育与拯救工程,目前已成功繁育华南虎20只;在三明动物园启动金钱豹繁育工程,目前已成功繁育6只金钱豹;在明溪县启动南方红豆杉保护与人工培植利用工程,每年可提供南方红豆杉苗木数百万株。重点对沿海湿地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基本摸清资源现状及分布,发现黑脸琵鹭在福建有7处分布地,其中福宁湾、兴化湾和漳江口为越冬分布区;近年来新增白脸鹭、红脚鲣鸟、蓝脸鲣鸟、*脚银鸥、遗鸥、白领翡翠、斑头大翠鸟、白腰燕鸥、黑冠鳽等10多种福建新分布鸟类物种记录。全省批建自然保护区85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22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3处,还建有自然保护小区(点)3多处,总保护面积达80多万公顷,占陆域总面积的6.8%。批建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已建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70%以上的主要江河源头森林植被,25%的天然湿地,初步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6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6.28%,年平均增长率为0.61%。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3.13万人,死亡人口23.32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万人,女性人口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2(以女性为)。从年龄构成看,15周岁以上至65周岁以下(不含65周岁)的人口万人。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万。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万人。

民族

福建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6097人,占97.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2.16%。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人,增长5.75%;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人,增长37.37%。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人,占福建省总人口的1.7%。其中:畲族人口37.51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9%,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人,约为大陆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国大陆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9个,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个少数民族村。

7经济发展

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5%,上半年增长8.6%,前三季度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0.3%。

8社会发展

文化事业

截至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4个,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88个,文化馆96个,博物馆98个。共有影院个,银幕块,年度电影票房9.81亿元。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台66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4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3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3%;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7%。全年出版图书种,总印数0.68亿册;报纸42种(不含校报、副牌),总印数11.58亿份;期刊种,总印数0.46亿册;音像电子出版物57.01万盒(张)。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个。

教育事业

年福建省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1.25万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3.93万人,毕业生1.0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1.91万人,在校生74.85万人,毕业生19.01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4.1%。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4.09万人,在校生43.76万人,毕业生15.2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07万人,在校生16.08万人,毕业生4.12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0.86万人,在校生62.91万人,毕业生22.73万人。全省普通初中招生37.17万人,在校生.57万人,毕业生34.3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2.95万人,在校生.63万人,毕业生37.8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5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3万人。

卫生事业

截至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个,卫生院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6万人,其中医生7万人,注册护士8.2万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6.4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万人。

科技事业

截至年末,全省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家;重点实验室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其中国家级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6家(其中国家级10家)。全省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全省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个。全省现有独立的认证机构1个、分支机构12个,累计获得张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9个,累计全省共制订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

截至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0个,高空气象探测站4个,天气雷达观测站6个。共有地震前兆台站(点)43个,前兆测项个;测震台站(点)个,强震动观测台站(点)29个;GPS观测基准站41个。共有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3个重点监测区域、17个重点海域的17个生物质量样品、2个海漂垃圾监测区域,共有19个海上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站位、28个沿海自动验潮站、1对中程高频地波雷达站、2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1套海床基观测系统、2套船基自动站、1套海岛基站。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公开出版地图4种。

体育事业

年,福建省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13金6银6铜;在仁川亚运会上,我省共有34名运动员参赛,其中18人次获得金牌,17人次获得银牌,5人次获得铜牌;在第二届南京青奥会上共获得4金2银1铜;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31金41银44铜。新建个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64.75亿元。

9交通状况

公路。年全省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3亿元,下降5.7%。截至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68千米,增长5.1%;其中:等级公路里程.69千米,增长5.8%;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42千米,增长10.2%。全省拥有营运客车1.88万辆、51.75万客位,分别下降7.7%和2.7%;其中全省高、中级客车占总营运客车辆数的87.6%,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全省拥有货物营运车辆25.99万辆、.14万吨位,分别增长4.0%和0.5%;其中载货汽车25.62万辆、.75万吨位,分别增长8.4%和11.5%。

水路

福建背山面海,港澳萦环,岛屿错落。海岸线北起福鼎沙埕之南山关,南延诏安宫口之西端,直线长度公里,曲线长达3公里,沿海岛屿达多个。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众多的优良港湾,其中可供5~10万吨轮船通航的港湾有沙埕湾、三都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港、东山湾等处。沿海港湾航道的潮汐主要有半日分潮和日分潮两类,浮头湾以北属正规半日潮区,以南属不正规半日潮区。

民航。省内运营的机场有5个,福州长乐、厦门高崎为国际民航组织确定的4E级民用运输机场,可以起降B以下各型飞机;泉州晋江机场为4D级*民合用机场,可起降B以下各型飞机;武夷山、龙岩冠豸山机场为4C级*民合用机场,可起降B、A以下各型飞机。全省共开通国内、国际航线条,其中:国际航线29条,港澳台航线17条;通航城市个,其中:国内城市个,国际城市19个,港澳台城市17个。

铁路

年代起,由于地形多山并长期处于战备状态,福建铁路发展步履艰难。21世纪以来,按照“构筑高速铁路,加强出海通道,贯通区域线路,完善海西路网”的总体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将着力构建“三纵六横九环”的海峡铁路网。按照规划福建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公里,进出省通道在10个以上,将形成九个设区市的快速铁路环线,相邻设区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福建省所有县(市、区)一小时内上快速铁路。一个系统、完善、先进的海峡西岸铁路网将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到年福建福建省铁路网规模争取达到0公里,届时,福建的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

截止年12月,福建省已建与在建铁路有:峰福铁路、鹰厦铁路、赣龙铁路、梅坎铁路、漳泉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等已经建成,基本形成铁路网。

年6月28日,省内首条设计时速km的高速铁路——合福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其中在建铁路有:福平铁路(在建)、南三龙快速铁路(在建)、浦建梅高速铁路(在建)、赣龙铁路复线(在建)、衢宁铁路(在建)等。

10旅游景点

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7年)、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7年)、福建省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年)、泉州市清源山景区(年)、宁德市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年)、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年)等7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色奇异秀丽。

“海峡旅游”是福建旅游最突出的主题,“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是福建旅游鲜明的特色。福建现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宁德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以及海上花园温馨厦门、温泉古都有福之州、海上丝路文化泉州、朝圣妈祖平安湄州、成功起点光辉古田、滨海火山日出东山、东海麒麟神奇平潭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福建现有8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地质公园、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森林公园、8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座历史文化名镇、1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福建文化旅游资源灿烂多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六大精品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福建宗教多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遗址广为分布,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妈祖、陈靖姑、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影响很大。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等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此外还有20多种民间小戏分布于全省各地。

福建物产丰富,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武夷山的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等名茶,惠安的影雕,德化的瓷器,漳州的水仙花、中成药片仔癀,古田的食用菌,莆田的荔枝、龙眼等享誉海内外。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佛跳墙、鸡汤氽海蚌均为一绝。

11民俗文化

文化

语言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从总的方面说,就古民族和古方言的源流而论,福建方言是多来源的;就方言差异的积存和共同语的影响而论,福建方言是多层次的;就内外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论,福建方言是多类型的。

饮食

秦汉以前,福建土著居民喜欢傍水而居。在饮食方面,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人以采集贝类及海生软体动物为食物主要来源,如《逸周书》所载:“东越海蛤”。在福清东张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粒和稻草的痕迹,说明谷类粮食在当时的食物结构中也占重要地位。

到了秦汉时期,福建农业生产有了发展,稻米是主食,鱼、蛤、果品类为副食,《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杧蠃蛤”。“楚越”即包括福建。时人粮食略有剩余,用于酿酒。

汉代以后,中原汉族陆续迁徙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的作物及其食俗,麦子成为主要食品之一,人们还种植大豆等作物。唐宋以后,随着福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上贸易的繁荣,福建饮食品类大大丰富,菜肴的烹调也讲究起来。明代中后期,甘薯从海外传入,成为福建部分地区的主食之一。

明清以后,闽菜逐渐形成特色。风味小吃更以花色多、品味佳而享誉国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

在待客习俗方面,福建人以热情好客著称,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在宴席习俗方面,近现代以来,渐趋奢华,且有诸多规矩。在民间,还流行不少饮食禁忌。在福建饮酒品茶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饮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甚盛,闽南的“茶道”和客家的“擂茶”至今享誉海内外。

特产

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莆田特产: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龙岩特产: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七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武夷岩茶(大红袍)、竹笋、香菇、莲子

宁德特产: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

12城市荣誉

福建之最

福建商人最典型的文化标记--妈祖崇拜

福建最早的学校--福州“全闽大学堂”,创于光绪二十八年(2年)现为福州第一中学。

福建最大的渔场--闽东渔场,面积一万九千多平方里产量达二百三十万担(年)

福建捕获的最大鲸鱼--年10月在崇武渔场捕获,长十一点八米,重二万五千斤,称“布氏鲸”。

福建最大的油桐树--漳浦县石榴公社,树高36米,冠幅36。5米,全国之冠。

中国水仙原产地--长江流域一带,而以福建漳州最有名。

台湾福建人最多--台湾人口2万人,汉人占98%,其中福建人占75%。

福建最大最长的石灰岩溶洞--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玉华洞,被称为“闽山第一洞”。

福建最早引进烟草--烟草原名淡巴菰,最早是由海商携种带进福建漳州一带。

我国最早出现烧制瓷器的阶级窑--福建德化在分室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阶级窑。

中国最长的海港大石桥--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年代最早的天妃宫--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

中国唯一的一座海事博物馆--福建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全国仅存的摩尼教(明教)遗址--福建晋江罗山华表山草庵摩尼教寺,建于元朝。

最古老的桑树--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树龄1多年。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建于宋朝。

我国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福建泉州丰泽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建于唐朝。

我国最早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清净寺,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福建南安丰州九日山祈风石刻群,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福建惠安洛阳的洛阳桥,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高石塔--鲤城区开元寺的镇国塔,高48.24米,建于宋朝。

现存最早保护最好的三世佛石雕像--泉州清源山碧霄岩喇嘛教三世佛造像,建于元朝。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惠安崇武古城,建于明朝。

福建目前最早的一口古代水井--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内,称为“华夏第一古井”。

13著名人物

古代

宋代前:陈元光、董奉、王审知、欧阳衮、陈宝应、百丈怀海、*檗禅师、本寂

宋元:朱熹、李纲、宋慈、苏颂、蔡襄、蔡京、曾公亮、章惇、吕惠卿、柳永、刘克庄、张元干、杨亿、吴激、郑思肖、谢翱、萧德藻、*升、*公度、敖陶孙、严羽、郑樵、袁枢、杨时、游酢、胡寅、胡安国、胡宏、罗从彦、蔡元定、蔡沈、陈普、真德秀、陈淳、郑文宝、吴充、*潜善、章得象、曾慥、杨载

明代:李贽、郑芝龙、郑成功、郑经、俞大猷、叶向高、杨荣、*道周、张瑞图、边景昭、王慎中、曹学佺、何乔远、谢肇淛、陈第、郑善夫、何朝宗、隐元

清代:洪承畴、施琅、林则徐、李光地、蓝鼎元、*慎、伊秉绶、华岩、上官周、余怀、梁章钜、郑孝胥、沈葆祯、陈宝琛、陈衍、林云铭、张际亮、林昌彝、潘振承

近现代

林纾、严复、辜鸿铭、林觉民、方声洞、冰心、邓拓、林语堂、郑振铎、林徽因、梁遇春、萨镇冰、萨师俊、马约翰、林森、林祥谦、郭柏荫、*乃裳

现当代

文人学者:余光中、舒婷、郑敏、蔡其矫、杜运燮、彭燕郊、鲁藜、汪国真、郑天挺、蔡尚思、谢冕、刘再复

娱乐/体育领域:吴奇隆、*、*、李炜、张静初、叶一茜、卓依婷、林丹、何雯娜、*珊汕、张国*、张湘祥、石智勇、陈忠和、欧豪、郑硕希。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福建省省情省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