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咖啡”“柠檬”“摩托车”“芭蕾舞”等外来词的“进口”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为汉语带来一抹异域色彩;那么英语中由来已久的“litchi(荔枝)”“typhoon(台风)”“ginseng(人参)”“yinyang(阴阳)”则见证了汉语走向国际的进程。《牛津英语词典》甚至还收录了“addoil(加油)”“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等具有明显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中式英语。据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报告数据,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汉语词汇的大量“出口”,是时代场景变迁的映射,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见证,为世界了解中国开启一扇窗户,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蕴蓄深沉而坚定的力量。
见证中外交流的历史
作为一种历史语言学现象,在英语中出现汉语借词已逾千年。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交通不便等限制,分属东西半球的中英两国在17世纪以前缺少直接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汉英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也受到影响。
在早期进入英语的汉语词汇音形演化中能够看到这段历史。15世纪,以盛产瓷器、丝绸和茶闻名于世的中国成为欧洲商人的向往之地。年,china被借入英语,小写为瓷器,大写为中国。有学者考证该词可能源自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秦”。古汉语“秦”的音传出时接近cin,在古印度梵语中变为Cin,进入阿拉伯语读作Sin,经罗马语、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转化后借入英语。既有词语形式China,又作为一个构词成分Sino。现在,Sino常与其他国家、地区名一起构成新词,如:Sino-American(中美)、Sino-French(中法)。
年英国商船来华运茶是有历史记载的中英民间交往的开始,官方层面的交流始于年(乾隆五十八年)。然而,汉语对英语的“出口”却有多种途径:丝绸之路、汉学家、传道士、旅行者、 争、侨居移民等,这都使得汉英双语之间的语言接触和相互影响成为必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断增加。据统计,16至20世纪《牛津英语词典》共收录汉语借词个,像Confucian(儒家)、longan(龙眼)、kungfu(功夫)等早已为人所熟知,而未进入词典的汉语借词更达千余个,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这些借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曾说:“整个英语语言史可以说是一个借词组成的链条。”从中英交往的历史上看,汉语借词就是英语语言史“链条”中熠熠生辉的一环。
传递中国特色的文化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涉及范围广泛,绝大部分“进口”词汇的意义都与中国有关——既有反映东方古国的“奇珍异物”,也有现代文明的新近出品;既有关于民俗生活、价值观念的词语,也有记录*治制度、社会热点的词语。
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是最易被直接感知的,那些记录衣食住行中颇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就有不少借入英语。以“茶”为例,作为中国著名的“土特产”,“茶”流传到英国后大受欢迎。英国人不仅关心制茶的工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