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记者做上海学者与上海城市探微的系列文章,请我谈谈从小居住的地方与上海发展。我本来想谈老城厢小南门的市井生活,得知还没有人谈过城隍庙,就说谈城隍庙更好。我说,没有老城厢,上海的历史只有多年;有了老城厢,上海的历史就有年,而老城厢的根和源是城隍庙。
)上海人从小到大有白相城隍庙的情节。小时候过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在春节的某个清晨,起床后大人关照说“今天早饭不要吃太多哦。”这就意味着,今天就是那个一年一度大人带着孩子去城隍庙吃吃玩玩的日子。孩提时代,衡量一个地方好不好的方式,就是有没有好吃好玩的东西。
)城隍庙前一字儿排开的小吃摊和美食边上的杂耍,构成了孩子们眼里的欢乐世界,那是那个时代儿童的“迪斯尼乐园”。如果白相城隍庙有味道,对小时候的我首先是桂花糖粥的味道,到城隍庙吃一碗桂花糖粥是经常的事情。拓展开去,还有双档(面筋、百叶包)、鸡鸭血汤、油墩子以及其他报不上名字的一大堆美食。
)美食摊边上的是各种各样的杂耍,可以一边吃一边看。操着各种地方语言的手艺人各有奇招。有耍猴的、拉洋片的、玩叉铃的,还有拉弹弓、抽“贱骨头”(陀螺)的,手艺人还会卖一种竹叶扎成的吹管,一吹,管子前端伸出好长。在孩子的眼里,许多东西像魔法一样不可思议,驻足流连,不肯挪步。
)城隍庙里里外外还是上海远近闻名的小商品集散场所。会过日子的上海主妇要买几粒形状和颜色各异的纽扣,或者配一段橡皮筋和拉链,热水瓶掉了一个软木塞或者汤婆子断了把手,常常要跑到城隍庙来。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在别处买不到、配不齐,在城隍庙周边的小店里,基本都能找到。
)上小学的时候,我喜欢画画和刻花样,开始一个人跑到城隍庙的剪纸店买花样子,办完事会东逛西逛把城隍庙逛个遍。我总是从方浜路上的南门进入,逛一圈从北门出来,再从北边的另一个门进去,从南门出来。城隍庙什么角落有什么东西,我曾熟悉得可以说如进自己家门。
)中学毕业后,离开上海到浙江下乡插队,之后招工、读书、在大学当老师,直到年研究生毕业回上海在同济大学工作。此间十六年,每次探亲回上海,只要有时间我总会去城隍庙转一转。文革及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拜菩萨的庙关门了,许多商铺也不再营业,小时候见惯的艺人也消失了。
)但是饮食店还在,我会坐下来吃一碗宁波汤圆,或者点一客南翔小笼包。临走前,买上几包城隍庙梨膏糖或者五香豆,回外地分送同事和朋友,这些东西谈不上好吃不好吃,却像现在出国买一点巧克力回来送朋友。回故乡重温童年的饮食,全是乡愁的滋味。去异乡散发带来的土产,也全是乡愁的滋味。
)到同济大学工作后,有外国友人来访,我会陪着去看城隍庙。带着友人走一走九曲桥,进入豫园看江南园林,送一本曾经主持修复豫园的同济陈从周教授的英文版《说园》。中午去绿波廊,点上一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沪时尝过的“同款点心”,饭后去湖心亭喝一杯龙井或者碧螺春。这样下来,外国友人已“震慑得服服帖帖”了。
陈从周(-),原名郁文,别号梓室,自称梓翁,浙江杭州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建筑园林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有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说园》一书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复原设计,参与指导了国内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改革开放后,豫园和城隍庙开发成为了上海的商业旅游胜地。但是我觉得,白相城隍庙需要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景观旅游上升到高级阶段有上海文化意义的体验旅游。城隍庙应该成为体验上海老城厢整个古城故事的起点,从这里延伸到西北角的大境阁和慈修庵,延伸到西南角的文庙和龙门村,延伸到东南角的书隐楼和警钟楼。
来源:诸大建学术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