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老师,在塑造学生灵*,培养学生成才的总目标下,还要为所有学生(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老师培育文学专业人才,责无旁贷。本文专门谈谈语文老师如何培育文学专业人才。
语文老师培育文学专业人才,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一批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写作尖子。将来,你的学生中能不能出几个文学家、作家、记者、编辑、文字工作者、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乃至专家,就看你会不会培养喽!将来拿笔杆子的人,搞语文教学和研究的人,从事文字工作和文学创作的人,都应该通过语文老师培养出来。
在这方面,毫不谦虚地说,我是有一点儿成绩和经验可谈的。
在我教学生涯的最后二十年,我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篇佳作,其中有27篇被出版社收编出版。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作文比赛获奖作品有78篇,其中在全国获奖21篇;在华东六省一市获奖6篇;在江苏省获奖5篇;在徐州市获奖14篇;在县里获奖32篇。我当语文教研组长期间,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中,我们运河中学还荣获先进集体称号,这在我们江苏省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其中,自然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就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情况来看,我培养出来的文科专业人才也不少。与我保持联系的学生中,一个学生在北京新华社担任记者,一个学生在江苏省人民*府先后任秘书、副秘书长、秘书长,一个学生在大众日报社当记者任驻青岛记者站站长,一个学生在新华日报社当记者任驻徐州记者站站长,一个学生在江苏电视台当记者任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一个学生在徐州电视台当记者,一个学生在徐州日报社任编辑,一个学生在邳州日报社任编辑,一个学生先后任邳州电视台记者、徐州市组织部副部长、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徐州市*府秘书长,有几个学生在邳州市委市*府做文字工作,还有很多学生在大、中、小学当语文老师,等等。
同样是语文老师,同样教一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培养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写作尖子,数量的差别很大,成果迥异。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他的学生能频频发表文章,经常有作品获奖,而你的学生却很少甚至一篇也发表不了,很少甚至一篇也得不了奖呢?难道你的能力不如人吗?或者你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如人班里的学生高吗?我认为不是。以我看来,问题在于:他善于命题,而你不善于;他善于指导,而你不善于;他善于发现,而你不善于;他善于鼓励,而你不善于;他有指导投稿的诀窍,而你还不懂得;他肯定付出了大量心血,而你则付出得不够。
依据我的实践经验,培养写作人尖子,必须做到四个“善于”,三个“要”。
先说四个“善于”。
第一,善于命题。
好题目出好文章。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命个好题,是学生出佳作的重要条件。
好的命题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命题能命到学生的心里去。这样,文章就成了他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文章的质量一定是高的,或者比较高的。举两个例子。
例一。学校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以后,我在普通班里命了一道作文题:《普通班里也闪光》。题目在黑板上一出现,全班同学立刻爆发出非常热烈的掌声。掌声起处,写作热情高涨,还愁写不出好文章?
例二。我给文化大革命前夕的“老三届”学生招工考试命了一道作文题:《我的心愿》。作文题在考场黑板上一公布,啊,考生顷刻流露出非常激动的神情,有考生当场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啊,这道作文题可出到我心里啦!埋在心里多少年的心愿,我终于有表达的地方啦!”深埋心底的夙愿,顷刻化作奔涌的泉水,从考生笔端汩汩地流淌……
第二个特点,命题要命得学生有兴趣写。
我每接一个新班上第一堂课,作必要的自我介绍后立刻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对我进行仔细的观察,还欢迎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对我进行采访和调查。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会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写我。学生听后,自然会对我的仪表言行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作文的时候,兴趣当然很浓。结果,佳作连连。其中,《向你介绍一个人》发表于《中学生读写》;《我的老师》发表于《中学生作文》;《爱的奉献》发表于《邳州市报》和《华夏少年》;《一个怪老头》发表于《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我最欣赏的当然是最后这一篇《一个怪老头》了!这篇作文出自班里的一个女生,她下笔描绘了“站在讲台前的一个老头”的模样,点明姓甚名谁以后竟然称我有“三怪”。一是作文命题“怪”。她说:“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高一,写《我的老师》不知写了多少遍,其他所有语文老师几乎都会谦虚地说‘不要写我,我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唯有我们面前的这位语文老师直截了当地要求我们写他,并且从他上我们第一堂课时就布置了写作任务。”二是订正错别字“怪”。她写道:“谁要在作文里写错‘己已巳’这三个字,他要你组词订正两行,以后再出现,就要翻倍订正。”三是默写课文“怪”。她说:“每次默写出现错误达三处及以上的,必须到办公室重默,直到合格为止。”作文还列举了她自己以及同学的典型事例,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作文最后来个篇末点题:“这真是一个可敬可爱的‘怪’老头!”令我喜得直擦眼泪。如果她对我的命题不感兴趣,如果她对我这个“老头”教学中的某些言行不留深刻印象,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吗?
第三个特点,要命自己创作的新题。
语文老师作文命题最大的弊病是用现成的老题,或者用人家的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不创作新题,其实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我曾经创作过一道供材料想象作文题。材料是:邳北山村农民蒋薄海靠种蘑菇发了一点小财,带着七岁独生女逛上海,在南京路上挤车时丢失了女儿,后几经周折,在好心人帮助下终于父女团圆。要求学生据此材料,以《蒋薄海逛上海》为题,编一个曲折生动有意义的故事。接连三届学生做这道题,均未出现佳作。我不死心,继续让学生写。终于在第四届学生中冒出了一篇绝妙的作品,发表于北京《中学生文苑》。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王秉臣老师评论说:“今后再写,就很难超过这篇文章的水平了。”我从此抛弃此题,不再让下届学生写了。
有一位自称来自我老家上海的退休语文老师,到我办公室作自我介绍后说:“只要经过两三秒钟的构思,我能出口成章,当场完成一篇口头作文。”他告诉我,他已经在县城运西中学上过两堂口头作文课了。老师给他命了五道作文题,其中前面四道题都在他脑海的题库里有,所以立刻“出口成章”。第五道题《三角形打乒乓球》,属于偏题怪题,他脑海中的题库里没有储存过,但他立刻想到:“三角形打乒乓球,那就是甲打给乙,乙打给丙,丙又打回给甲。其基本动作是‘推’。这不是互相“推”吗?便立刻想到社会上某些干部互相推诿的工作作风。”于是他立刻完成了一篇抨击时弊的“口头作文”。
听了他的介绍,我立刻说:“我给你命几道题试试?”他说“好”,并表示,只要我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给我的学生上两堂“口头作文”示范课,他可以减半收费,只求我帮他宣传宣传就行了。于是我请他给我们高一年级学生做口头作文示范。我背靠背当场在黑板上命题,他见题当场口头作文。
我按他的要求给他准备了五道作文题。这五道作文题都是我独出心裁创作出来的,事前没有透露给任何人。
口头作文课由我主持。
我在省里开会的时候听徐州市教研室的徐新民教研员介绍过看图作文《手》,我由此联想出了第一道作文题《嘴》。在座旁听的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冯全褀见题后立刻站起来大声说:“这道题出得好!”并带头鼓掌。那位上海“老乡”从旁边走到讲台前看了一下题,说:“噢,《嘴》。”然后缓缓转身,面向学生,开始作文。
“嘴,就是口嘛!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他完成作文以后,我评论说:“这篇口头作文借用民间俗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开头,开门见山,扣题紧密。但是,作文既没有抓住‘祸从口出’,通过事例来揭示说话要谨慎的主题,也没有抓住‘病从口入’,通过事例来揭示饮食要卫生的主题,仅仅就人们的说话和吃喝两个方面泛泛而谈,显得主题不够鲜明。”其实,社会上有许多“好嘴”是值得歌颂的,例如播音员的嘴,解说员的嘴,歌唱家的嘴,相声演员的嘴,人民教师的嘴,等等;当然也有许多可以抨击的“坏嘴”,例如“高压嘴”、“万能嘴”、“馋猫嘴”、“马桶嘴”,等等。作文时如果褒贬分明地写写这些“嘴”,是很有价值的。
随之我命出第二道题《脚颂》。他抓住老师讲台前留下的“足迹”,对老师作了泛泛的歌颂。如果取题《足迹》,倒是扣题的,但歌颂“脚”,显得牵强而空洞。其实,在山区支教老师的“脚”,到天南海北跋山涉水考察探险的科学工作者的“脚”,万里长征途中工农红*的“脚”,运动场上足球队员的脚,运动会上径赛运动员的“脚”,舞台上登足演员的“脚”,乃至在农田里辛勤劳动沾满泥土的老农的“脚”,等等,都可以歌颂,但他没有。
而后我命了第三道题。当时社会上流行一首歌叫《笑比哭好》,我则反其意而命之:《哭比笑好》。这是一道“题目就是论点”的议论文体裁的题目。他压根儿没有想到当年周恩来总理灵柩经过长安街的时候,整条长安街,整个北京城,乃至全中国老百姓的哭声,因此,他怎么说也阐述不了“哭比笑好”的观点。汗水从他额头上呼呼地冒出来是必然的结果了。
第四道题《扩写亚运会会歌亚洲雄风歌词》,是难度非常大的散文体裁的题目,不出所料,他根本就说不出个道道来。
第五道题,我当场提供给他打印好的“红*长征纪念碑碑文”,要他评论碑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我念给他听,他说不要。结果,有好几个字不认识,还是来问我。至于碑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他竟然不敢评论,只好说:“好!这篇碑文写得好!写得太好了!”然后转过脸来求我:“刘老师,让我带回去研究研究,好吗?”随之掏出手帕直擦额头上冒出的大汗。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见到我们学校的常永山校长,就走上前去汇报说:“啊,你们那位刘老师太厉害了,三道题一出,我就淌汗了!”
原来,他之所以敢于吹牛“只要经过两三秒钟的构思,能够出口成章”,是因为他脑子里背了上百篇作文,见到题目只要联想一下与脑海中背熟的哪篇作文一样或差不多,“口头作文”自然就能脱口而出喽!然而,我向来喜欢命独出心裁的题目,不让他做《手》,却要他做《嘴》;不让他歌颂“手”,却要他歌颂“脚”;不让他论述“笑比哭好”,而要他论述“哭比笑好”;不让他写一般的议论文,而要他对生疏对象(碑文)发表评论,弄得他不知所措,当然要淌汗了!
我“背靠背”命的每一道题都博得全年级师生的热烈掌声,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冯全褀竟然当场三次站起来叫好,并带头鼓掌。
我认为,语文老师就应该给学生命一些创新作文题让学生写。当然,传统的看家题还是需要保留的,例如《脚颂》《请你猜猜他(她)是谁》《我现在的任课老师》等。
第二,善于指导。
一是阅读指导,二是写作指导,三是修改指导。指导学生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通过修改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的本领,还可以把原有文章的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一篇题材新鲜、构思比较巧妙的中上等作文,让他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易其稿,就可以达到发表的水平。让他向报刊投稿,命中率一定很高。未经老师指导修改,投出去的稿件是十投九不中。不信,你试试!
第三,善于发现。
发现文章思路好的,有重做的价值;发现文章题材好的,有修改的价值;发现文章写得好的,有推荐的价值;发现写作勇气足的,有培养的价值。就最后这一类学生,我举个例子。
有一年徐州市举行“可爱的家乡”征文比赛,有位叫顾颖的学生,见我没有选上他的作文,就说:“我再写一篇。”第二篇交上来我一看,还是不理想,但他写作的勇气可佳,投稿的意愿强烈,我就觉得“孺子可教”,于是鼓励他再写一篇试试,并对他作了新的指导。一天过后,第三篇作文送来了。我一看,啊,《大望磨坊》,是歌颂家乡变迁的,题材很好,构思比较巧妙,文笔也挺不错。我立刻予以肯定和赞美。我当即指导他作了修改。经誊抄送来后,我写上推荐语投寄出去,结果,《大望磨坊》在徐州市“可爱的家乡”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作文被编入获奖作文选《可爱的家乡》出版。
语文老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眼高手低,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来发表,还看不中学生的作文。明明是篇好文章,明明很有修改价值的文章,却视而不见,或不以为好,而把它抹杀,太可惜了!如果你教的两个班学生几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那么我敢肯定地说,多少篇好文章被你抹杀了!
我的学生薛漫荣获全国征文竞赛一等奖的看图作文《荒原情》,我在投稿前请一位同事提提意见。他看后说:“这样的文章能参加竞赛吗?我看不出好在什么地方。”呵呵,你看不出好在哪里,我看出来喽!《青年科学》杂志社聘请的专家评委看出来喽!他们从5万多篇参赛作文中选出3篇评为一等奖,我学生的《荒原情》便是其中之一。作文被编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出版。
语文老师应当具有善于发现的眼光,千万不要埋没了学生的好文章。
善于发现的另一层意思,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好题材,指导学生专写,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投稿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也举几个例子。
我们学校师生为某病危同学捐款,我立即叫学生时雪琳深入调查采访,写《情满校园》,投《邳州市报》和《作文》杂志,都发表了。
我发现初中部杨玲老师班里有4位女学生在野外路上拾到一个弃婴,抱回学校放在传达室里,正在给婴儿喂奶粉冲的奶。我立即叫学生姚翔前往采访写《新闻》,参加徐州市作文比赛,结果荣获一等奖,文章又在《作文》和《儿童大世界》上发表。
我去宜兴走亲戚,听小连襟马盘余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真实故事,我立即让身边上初中的小亲戚马文燕连夜赶写《一个真实的故事》,经上海市杨浦区公安分局审阅签字“情况属实,确有此事”并盖章后两投两中。投《中学生读写》,编辑立刻在刊首发表,并加了“编者按”向全国读者推荐;投《少年儿童故事报》,也被采用。文章又被山西出版社编进《难忘的一片火红》一书出版。
语文老师一旦发现诸如此类的好题材,请务必抓住,指定高水平学生专写,投出去发表是十拿九稳的事。
第四,善于鼓励。
我们学校语文组吕伦老师好给学生作文加五角星,有时还发一点小奖品,以资鼓励。我喜欢给学生佳作打高分,最高打到满分分,以资激励。给学生作文打分,这在省内外语文界我不敢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寡二少双吧!我曾经给学生于平的作文回回都打85分以上的高分,他大学毕业以后先当上了江苏电视台“大写真”栏目的记者,又担任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我给学生郭如金作文打分,毕业38年以后,他携夫人和千金专程从南京赶来我家拜访,不仅送了很多礼品,还请我和老伴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呢!我给学生吴昊作文打98分,他大学毕业后当上了邳州电视台记者,30年以后的一次宴会上,已经当了徐州市组织部副部长的他,依然在校友面前夸耀那个98分呢!可见我给学生作文打高分乃至满分给学生的鼓励有多大,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有多深!
再说三个“要”。
第一,要肯付出心血。
学生获奖或者发表的每一篇作文里面凝聚着指导老师的难以计数的心血。为什么写作好的学生对语文老师特别亲?因为他们最清楚,老师为了培养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多数学生家长是知情的,对语文老师是感激的。我校吕伦老师指导县委书记的女儿发表了一篇文章,县委书记立刻亲自登门道谢呢!
第二,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
有了追求的目标,就有了动力。树立奋斗目标,其实也是为了给自己加点压力。
我校吕伦老师曾经提出:“为篇奋斗!”他要争取让学生在报刊上发表篇作文。几年过后,由他推荐发表的学生作文远远超过了篇,已经达到多篇了!
我追求的目标是每让学生写一次作文,务求选出两篇佳作,投出去不中二也得中一。
第三,还要掌握投稿的诀窍。
诀窍之一,投其所好。
《青年科学》杂志征文比赛启事中有一句话:“尤其欢迎看图作文。”我就使劲鼓励学生写看图作文,薛漫的看图作文《荒原情》就随之诞生。一投出去,就荣获全国一等奖,学生还获得了一笔可贵的奖金呢!
诀窍之二,投一组文章。
你投出一组文章,报刊编辑至少也会看中篇把吧!我组织了一组关于“家庭之爱”的作文《爱在这里诞生》《我家充满爱》《我的家庭有爱吗》,共3篇,投《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结果,全部刊登。
我从孙子刘年的作文中挑选出《游泳日记四则》,投向《青少年日记》(小学版),主编非常高兴地来信要作者的生活照片、个人简历和写日记体会。我立即让孙子按要求准备,寄出去以后不久,《青少年日记》(小学版)1年第12期全部刊出。
我校吕伦老师投稿还要绝,他经常一投就是一个版面,请求报社编辑安排“某某中学学生作品专版”。他的学生发表作文那么多,与这种投稿方式分不开。
诀窍之三,同有关编辑、主编密切关系,培养感情。
帮他做点宣传工作、征订工作、征稿工作什么的,你投给他的文章,他会优先考虑发表。
还可以做一定的交易,你买他多少报刊,或者你帮他卖多少报刊,他答应发表你推荐的多少作文;他答应发表你推荐的多少作文,你答应买他发表这些作文的多少报刊。
诀窍之四,竭力推荐。
语文老师或作文辅导老师务必在投稿作文后面写上几句赞美性的评语或推荐语。有的文章初看确实不一定能看出好来,但你写上评语,文章的优点佳处会顿然显现。编辑经你这么一点,往往会越看越好,越看越爱,很可能会决定刊发了!
有的还可以请学校、县市教研室相关领导帮助在稿件上美言几句,盖上公章,向外推荐。这样做,能引起报刊编辑部的重视,至少会让他们认真地看这篇稿件,不会轻易丢弃。
如有可能,还可以请你所熟悉的相关专家名人帮助推荐。这样做,投稿发表的概率会大大提高。我请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朋友向《扬子晚报》推荐我学生的作文,都百分之百发表了。
我不是名人,但我自己指导写作的文章以及我署名推荐的学生作文经常在《中学生读写》上发表,于是我“刘企华”在该期刊上也成了不是名人的“名人”了。我们运河中学有一个学生,在《中学生读写》上经常看到学生发表的作文后面有“刘企华推荐”的字样,他也写了一篇作文,后面写上“刘企华推荐”几个字,结果被《中学生读写》在刊首发表,其实我根本不认识他。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不可不信。
语文老师如果做到了我上面所说的四个“善于”,三个“要”,那么写作尖子、文学专业人才一定能培养出来。
归总一句,作为语文老师,把才育好,是应尽的职责。
注:《把课上好——一论怎样当好语文老师》发表于.9.23《文化佳园》、《乘兴走笔》和今日头条《大洲文苑》。
作者简介:刘企华,江苏省运河中学退休老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8年。出版著作有《高考作文怎样得高分》《青少年怎样做人》等多部,发表《邳州的符号》《别了,上海》等诗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