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的年轮即将完成岁月的使命,时光的弧将伴着新年的钟声完成闭合。
回望来路,我们流下了奋斗的汗水,迈出了努力的脚步,展露过欣喜的笑容,当然,也或多或少流下过懊悔的眼泪。不是年初定下的每一个目标都能达成,不是日复一日都如彩虹般绚烂。但,流转的年轮里,总有一刻让我们激情澎湃,总有一刻让我们喜笑颜开,总有一刻令我们柔情似水,总有一刻令我们勇气十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年即将过去,那些绽放着幸福与美好的时刻,你会怀念吗?
城生活图鉴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再受瞩目。
12月●地铁5号线空载试运行。
冬日清晨,6时30分,地铁准时驶出一号线站台,许多人带着梦想与希望,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地铁,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这些年,郑州地铁从无到有,从1号线、2号线的开通运行到整个地铁交通网的全面建设,郑州的变化,可以用“深刻”一词来形容。
这个月,地铁5号线开始空载试运行,标志着郑州“十字加环线”的地铁网络已经建成。待到正式开通,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出行。
高金英17年前从哈尔滨来到河南上大学,四年的求学时光让她喜欢上这里,并在这里安居乐业。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异乡也成了故乡。提到这个城市,她说:“地铁、城际、公交等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回老家有高铁,非常便捷。”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引领者,再次受到全国瞩目。
“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中原城市群互联互通的基础,是保障其快速融合的支撑。”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下的每一刻,郑州都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高架四通八达,地铁横穿城市,高铁通向远方;新郑机场跻身国内最高等级机场行列,可起降全球各类民航客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为了梦想奋斗着。每个人在城市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
李硕每天清晨乘公交车、搭地铁到公司,对目前的生活,他感触很多:“每天从车窗里,看到熟悉的地方变了模样,曾经狭小的街道,过几周就会‘变脸’。生活在这座城市,走过大街小巷,它的变化每天可见,它的魅力随处可见。”
“历史记忆的惯性、现代发展的动感,以及历史与现实交融互补、交相辉映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激扬着人们的情趣,提升着人们的思想境界及生活品位。”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全德说。
的确,一座城市始于文化,喜于颜值,怎能不惹人爱呢?
村换了新颜
12月●我省6个村上榜“全国生态文化村”。
●《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正式出炉。
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省78个村落入选。此前,我省共有个村落入选这一名录。12月下旬,全国个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我省的郏县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光山县孙铁铺镇江湾村等6个村上榜。12月25日,省人民*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正式出炉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进行了*策解读。
“十来年前开始,村子修起了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乡里一些较大的路口陆续架起了红绿灯。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车,节假日里还会堵车。”老家豫南、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80后”青年杨文成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家乡。他还说,村里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发现,最近一两年,春暖花开之际,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和周边一带游玩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还拿着大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眼见为实。就在今年8月,当记者走进禹州市夏都街道办事处华庄社区,见到这里院落和楼房错落有致,路面整洁,绿植丰富。“过去村子里的路不好,交通不便。生活垃圾也是随意丢弃,一到夏天,蚊蝇乱飞。”一位居民介绍,后来村里重点做好了道路硬化、荒芜宅基地整治和旱厕改造等工作,效果立竿见影。
而在不远处的火龙镇刘沟村,除了修建污水处理厂、铺设覆盖全村的污水管网,还与专业环保公司合作,配备了垃圾分拣员和保洁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实现“煤改气”提高了生产效率,刘沟村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豆腐”也重焕生机。目前,当地豆腐坊已增至四五十家,每天产销量达2万公斤。下一步,村里还会打造豆腐产业园,逐渐成为集豆腐餐饮、豆腐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村庄。
整体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在吸引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走进乡村。曾经,捏泥人儿、剪纸、杂技、唱戏等民俗艺术在乡野大地发芽开花。时光流转,一些比较时尚的现代艺术也在不断地嬗变中走进乡村。今年7月,记者走进孟津县平乐镇,发现这个自古以来的书画之乡,近年因“牡丹画”而闻名全国;郑州市西南郊的樱桃沟有个创客艺术村,60多位艺术家在这里带动着村民增收。而在不远处的艺术园区,创作之余,艺术家们还积极参与公益课堂项目,免费为当地的孩子提供绘画、诗歌、音乐、雕塑、语言等多方面的教育……
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脏乱差”到文明宜居,从“单打独斗”到集约发展……环境优美、产业升级、艺术渲染的乡村,无疑会让人生出无限期待。
绿爱护家园
1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开始实行免征。
11月●我省拟制定新能源汽车停车免费*策。
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万辆。11月底,省*府发布《河南省新能源及网联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据了解,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30万辆,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将享受市区停车免停车费等诸多*策红利。
绿色出行,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咱河南,城市里的公交和地铁系统越来越发达,也为它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许昌等地流行的“水上公交”,更是将“出行”蝶变为“观光”,为看似单调的日常生活平添了许多韵味,吸引着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去体验。
在省会一家私企上班的潘晓燕,今年3月试了一次共享单车后就喜欢上了这种出行方式。在她看来,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出行和健身的便利,更是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花花绿绿的,赏心悦目。”当然,遇到雨雪天气,潘晓燕也会选择网约车。她注意到,最近几个月,大街上挂着白绿相间的新能源牌照的汽车越来越多了。最近常在金水区一家驾校练车的学员刘丹也向记者表示,等拿到驾照之后,买车首选新能源车,“不仅环保,还能选到靓号,多好!”
“绿”起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还有河流山川。在郑州,一群淳朴的人们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漫步在大河之滨、乡野田园,彼此交流着所到之处的人文历史,吟诵着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环境越来越好,愿意到户外徒步的人越来越多了。”50来岁的张朝民经常为这样的“亲水行”活动承担讲解和指导任务。活动组织方、我省民间公益组织“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卢志峰亦向记者介绍,年,这样的活动已经举办过8次,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有50多人。
卢志峰表示,为助力我省河长制的全面实施,今年9月,他们还启动了“亲水行”升级版——“我帮河长来巡河”活动,号召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