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在这里蛋哥先给诸位拜个早年,祝大家“钱”“兔”似锦。习俗都是从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有着浓厚的时代背景,研究习俗也是研究历史的一个切入点。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上海,腊月二十九才是小年。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民间祭灶神,是灶神在考察结束返回天庭时,可以多说点好话,吃灶糖,嘴巴说话甜一点。小年,大家除了祭灶神、吃灶糖,还会扫尘土,这都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各地还有着自己的当地特色。春节里贴年红,则是传统的过年习俗。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今天蛋哥着重讲下门神的故事。
门、门祭、门神
建造房屋是原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门户又是房屋重要的组成部分。“户”与“门”有啥区别呢?单扇为“户”,双扇为“门”。门户不仅是己方与外界的分界,还是屏障。东汉刘熙《释名·释宫室》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
防卫守护后也引申为抵御外敌、抵挡风寒,隔绝邪灵、妖魔。门户因此变得神圣,具有神力,成为一种祭祀文化。到了先秦时期,周公制出一套周礼,上至国君下至平民衣食住行都要按照这套礼法来,在这套礼法中,祭祀门神成为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礼记》当中就对祭祀的礼节有严格规定,“王立七祀,诸侯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甭管是天子的七祀还是大夫的三祀,都祭祀门神,就连庶人只能祭一个神,不是祭祀灶神,就是祭祀门神。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郑玄对《礼记》进行注释,在“君释菜”中首次提出了“门神”的概念。
既然开始祭门神,那么门神就不可避免的被人格化。最早出现的两位门神叫郁垒和神荼,《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都有记载。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载,说在东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别大的桃树。这棵大桃树盘曲三千里,在枝干延伸出去的最东北处,有一座“*门”,那里是众*出入的门户。而把守着*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郁垒,防止害人的*进入人们的家中。
西南方的门叫“神门”,由神荼守卫,凡有邪神入山偷桃,神荼就用桃木剑砍其颈,用桃枝贯其腮,并将邪神投入海中喂*龙。东北方的门叫“*门”,由郁垒守卫,如发现饿*上树偷吃,就缚以苇索,射以桃弧,扔到山里喂老虎。这两位门神各有十名壮士协助,所有邪神恶*见了他们都闻风而逃。古代道士驱*用桃木剑,在门上挂桃符(现在叫春联),桃树枝,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神荼和郁垒是对兄弟,古人就会在木头上刻下他们的名字挂在门上。也有用木雕的门神,因为比画更立体,民间认为这样更能吓住*神。不过以木头雕刻的门神不易保存,考古只发现过汉代墓葬砖门上雕刻的门神。
宋元时期门神
此后的一段时间,门神的形象没有太大改变。后期门神编制增加,主要有“祈福类”、“宗教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这么几类。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教),还有福、禄、寿三星,宗教类如钟馗与王灵官、哼哈二将,文官类如魏征、包公、海瑞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秦叔宝)与尉迟恭(尉迟敬德)、岳飞等等。
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相传在唐玄宗时期,钟馗进京赶考但因为主考官嫌他丑,打分给他打了个不及格,钟馗心窄一时想不开,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专门干捉*的差事。不过,钟馗忠君报国,所以要留在玄宗身边抓*。唐玄宗一次外出巡游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钟馗就到玄宗的梦里抓*并跟表明身份。玄宗一觉醒来果然病就好了,于是命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画下了钟馗捉*图。由于皇帝本身就是位狂热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钟馗作为捉*之神的江湖地位从此确立。
钟馗是否确有其人不得而知,只知古代确有一种棒槌形的“终葵”。古人在举行驱疫逐*的仪式时,以之作为武器挥舞。时间一久,兴许图个吉利取个人名也说不定。
元朝之后,随着小说戏剧逐渐普及,秦琼、尉迟恭取代了钟馗成功上位,也就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门神。左边贴的一定是手里拿着金锏的秦叔宝,右边贴的事手里拿着金鞭的尉迟恭,左右各一,以脸相对表示合力同心,守护家园。贴错门神则是左右对调,两个门神以背相对,比喻两个人意见相左,不合作。这两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能成为门神,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来源于《西游记》。泾河龙王触犯了天条,按理应被开刀问斩,行刑官恰好是重臣魏徵处斩,龙王为了活命,托梦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救。李世民有心救他,就留魏徵在宫中下棋,想误了处斩的时间。没有料到,魏徵在下棋时打了一个盹,就已经在梦中斩了龙王。泾河龙王被斩后,怨恨李世民言而无信,非要拉着他去见阎王对质,李世民从此之后夜夜不能安睡。秦琼和尉迟恭听说了这件事,就自请在夜里守卫宫门。后来,唐太宗心疼两位臣子守夜太辛苦,就命人画了他们的画像贴在门上。
另一种说法来自明清时期的小说《隋唐演义》,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并诛杀亲生兄弟,逼迫其父亲退位才登基称帝,晚年经常因此陷入恐惧得上了神经衰弱,整宿整宿的不敢睡觉,而秦琼与尉迟恭两位开国大将便自告奋勇请求为皇上守门,自此成了门神。
明清祈福门神
秦琼和尉迟恭门神的出现,暗示着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的变化,人对自然的恐惧大大减弱,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开始无限提升。出于这样的目的,人们求什么,便在门上放什么。
健康长寿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因松柏常青,龟鹤长寿,故人们常以松柏龟鹤来表达对于长寿的祈愿。而随着道教的盛行,南极仙翁也逐渐成为人们祈求长寿安康的对象。结合两者,门神中就出现了“寿星佬”的形象,背景多为龟鹤松柏,而寿星佬的手中多还要有一枚吃了即可长生不老的蟠桃。
财富同样如此。掌管财富的财神赵公元帅应运而生,成功晋升为门神。而在赵元帅之后,“招财童子”、“利市仙官”、“戏蟾刘海”等一系列招财进宝形象的出现,纷纷成为人们喜爱的祈福门神。
除了武将之外,文臣也会因为受尊敬被贴在门上,在安徽、江西一代,还有人把宋朝名臣包拯、文天祥当作门神。贴门神的初衷是用来驱*,逐渐变成了祈福和对古代人物的一种认可,至于能不能显灵,就信则有不信则无,各位就见仁见智吧。
字匾门神
古代有钱人家请人在门上雕刻门神,再差一点的请人画门神,穷人们肯定是贴便宜点的,贴点吉利话就够了,古代叫做字匾门神。习俗流传至今。现在家里的铜门、铁门也不适合木门雕刻,贴字匾显然是更方便。
贴门神当然有讲究,一是家里过年的人都回来了再贴。贴上门神后就不能再进新人啦,怕门神误会不是家人,会降灾星于新人;二是贴完门神后,家里的金钱财富就不能再进进出出了。年前有欠债的人,在大年三十天不亮的时候就贴上门神,再有人去讨债,主人就可以说闲话啦。还有做生意的人,大年三十晚上才贴门神,喻意来年的生意兴旺发达。其三就是想请祖先回家过年的,先要把祖先请进家门后才能贴门神,不然的话,门神是不会让进家门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居民住宅的门变成了单开的“户”,两位门神不论怎么贴都觉得怪怪的,可以贴一张大大的福字来代替门神,同样有祈福纳祥、镇邪驱*的作用。福字贴法有讲究:院门必须正贴,防止福气倒流;屋门也要正贴,寓意为“正福临门”;室内、橱柜等地方可以倒着贴,以示“福到了”。
各地习惯不同,随你心意当然最重要。带大家了解下门神的来历和演变,希望能重视和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让其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