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传统中医药也能与现代科技结合得如此紧密!”喀麦隆籍留学生安妮参观了江西一家中药创新中心后发出如此感叹。葡萄牙人伊莎贝尔在中国完成中医药进修后,回国专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中国学习期间,除了学习针刺、推拿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热敏灸技术,回国后这也是最受患者们欢迎的一项技术。”伊莎贝尔说。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留学生们已经成为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生力*”。《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江西作为中医药强省,近年来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在培养大批海外中医药人才的同时,以热敏灸、针灸等灸类疗法推广为抓手,通过本土化模式运作海外平台等方式,加速融入国际医药体系,推动中医药海外落地生根。
图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外国留学生正在学习中医。记者程迪摄
为39国培养名医学生
喀麦隆籍留学生安妮年起就读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安妮告诉记者,来中国之前,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当地人,对于中医药的印象还停留在针灸、拔罐等疗法上。学习期间,安妮参观了位于江西赣江新区的赣江中药创新中心感叹说:“原来传统中医药也能与现代科技结合得如此紧密!”
“来华学医的经历改变了海外留学生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江西中医药大学*委书记徐兰宾介绍,江西中医药大学是年首批教育部批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江西唯一一所提供留学生中医药教育的院校,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已与数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为39个国家培养了余名医学人才。
这些留学生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生力*”。葡萄牙人伊莎贝尔年在江西进修中医药专业,回到葡萄牙后获得了传统中医师执业资格证,专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中国学习期间,除了学习针刺、推拿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热敏灸技术,回国后这也是最受患者们欢迎的一项技术。”
“很多外国友人反映,热敏灸等新技术打破了他们对传统针灸学的认知,把相关机理说明白了。”江医院副院长陈日新介绍,团队从临床发现热敏现象开始,30多年来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研技术,历经多中心大样本的课题研究,建立基于灸位与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与技术新体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江西着力擦亮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江西继承办世界中医药大会夏季峰会以来,连续两年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先后接待30多批次、余名*要和国际友人体验中医疗效,打造了一批中医药交流合作基地。
加速融入国际医药体系
江西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以热敏灸、针灸等灸类疗法推广为抓手,在突尼斯、加拿大、葡萄牙等地设立热敏灸国际分院和中医中心,推动中医药国际认同。
首先,“疗效为媒”搭建沟通桥梁。位于突尼斯的中国中医中心日均接诊60名患者,“这些人大多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主要与当地气候和饮食习惯有关。”中心负责人*长*介绍,疗效是中医药最好的沟通手段,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报名中心每两年推出一次的培训项目,迄今已培养多名针灸医生。
其次,本土化模式运作海外平台。医院加拿大分院负责人杨公亮介绍,针对知识体系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分院采取本土化的运作模式,依托阿尔伯塔针灸中医学院的本土非华裔教师团队,将24个学时的热敏灸核心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英文翻译和艾灸基础知识补充,并结合加拿大中医诊所的运营特点,增设临床实操模块和适合热敏灸推广的医患沟通课程,已在加拿大多个城市巡回举办热敏灸专业技术培训班24场,培训中医药从业人员超过人。
与此同时,分院进行了大量免费义诊活动,目前已开展热敏灸讲座与义诊活动超过39场,超过1万名当地群众参加。
再次,分步推进*府试点纳入医保。杨公亮说,分院坚持将热敏灸纳入加拿大本地公立医疗体系为最终目标,与当地*府进行了长期持续性沟通。今年4月,热敏灸进入由阿尔伯塔省卫生部门出资设立的补充医疗试点工程,设置单独治疗组,通过临床研究与卫生经济学研究拿出高级别临床证据,以期将以热敏灸为代表的中医技术逐步纳入该省全民免费医保体系。
走出去长效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受访业内人士介绍,根据海外运作经验,中医药国际化程度可用四个阶段来考量:一是服务患者数量;二是引起当地*府重视;三是在当地拿出高级别临床证据证明中医药的有效性;四是*府试点纳入医保。
目前,中医药在许多国家只是补充疗法,融入当地医保比例较低,百姓难以负担。专家建议完善中医药走出去的长效保障机制,分步推进中医药国际认同,融入国际医药体系。
一是创新海外中医药中心运行机制。受访人士建议整合国内国际资源,选择国外具有确切市场需求、固定场所、与当地*府关系良好的管理团队,开展集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全方位合作。
二是完善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库。伊莎贝尔说,在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帮助下,经常交流中医临床执业心得,“希望中国有关方面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境外办学,我热切期望能有便捷的渠道,学习中医药最新成果”。
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负责人颜春明在当地教授中医课程十多年,“因为当地缺乏葡语中医药统一教材,我们梳理英文教材或查询中医药典籍,整理成葡文课件授课”。他建议有关部门将国内中医药教材翻译成多语种推广,提高行业共识,便于人才储备。
三是以灸带医融入国际医药体系。陈日新建议,通过海外普遍接受的中医适宜技术,比如借助现有的“热敏灸+”等合作形式,医院医院,加强在人才队伍、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项目的合作。(记者程迪陈毓珊*浩然南昌报道)
终审:祁蓉
责编:曾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