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兴起是怎样的
TUhjnbcbe - 2023/5/10 20:20:00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形成和确立之后,即开始了其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它开辟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纵深发展的道路,越来越走向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农业发展道路;它将广阔的非农业区域融合为农业经济区域,为传统农业扩张创造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中国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农业经营,养育了数量众多的人口,构筑了东方农业大国的基石,它孕育了举世少有的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支撑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价值体系的运行。可以说,如果没有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没有传统农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古老的中国文明就不会如此发达。

中国传统农业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农业文化所表现的巨大优势。罗伯特·卡普兰在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时指出,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文化优势法则存在于文化进化过程中。

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某种文化或文化类型将通过加强其适应性确立自己在一个特殊环境中的地位,它是作为能最有效地利用那一环境的类型而生成的;另一种是某种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对更大范围里各类环境的更强的适应能力,并对这些环境中的资源具有更高的利用水平。

也就是说,这一法则提示的是一个文化系统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被确立:在这个环境中人的劳动同自然的能量转换比例高于其他转换系统的有效率。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开花,也在于它表现出了这种巨大的文化优势。中国是一个建立在集中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复合文明体,这种集中是建设灌溉和排水的大规模公共设施,以及用以交通的巨大运河网络的结果。

所有这些使谷物生产有余,而对于剩余谷物的集中和再分配,则决定了*治力量的集中。中国文化在地域上扩展的主导方向,始终是南方。由于南方有着特别丰饶的长江流域,它很容易使中国农业文化所依赖的高度集权系统得以实施,所以向南方的扩展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由于北方在生态上的巨大差异,特别是草原地区缺水,使它只能发展畜牧业,而不能融汇于大河流域的大一统农业文化。

中国农业文化在它的环境界线内被证明是极有成效的。一旦出了这个界线,中国农业文化的热力学优势便告失落,其他系统便被证明为更有效益。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农业在这个能够充分表现其优势的环境中获得了超常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农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

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中国传统农业经济达到了传统时代的最高成就。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农业生产中所利用的动植物来看,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驯化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作物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报告,目前世界上栽培植物大约有种,其中种直接发源于中国。

年,苏联学者瓦维洛夫在《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中提出了“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并绘制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图,将作物起源分为8个独立的起源中心和3个副中心,称中国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哈兰提出栽培作物起源为6个中心,即3个起源中心和3个非起源中心,中国被列为3个起源中心之一。这其中相当—部分品种在中国传统农业时期得到高度发展,水稻、小麦、粟等成为中国人民主要的粮食种植作物,到了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饮食。

第二,从利用土地、保持地力来看,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创造了传统时代世界的最高水平。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维持庞大的人口和促进农业文明的发展,传统农业开辟了大量的肥源,以人工劳动和人的智慧参与了土地肥力的恢复过程,创造了一系列的轮作复种方法。

勤劳与智慧的先民们开辟了粪肥、绿肥、泥肥、饼肥、骨肥、灰肥、矿肥、杂肥等多种肥源,创造了汉肥、堆肥、熏土等一系列肥料积制方法,从而能够较长时期地维持和提高土地肥力。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农业还广泛运用了轮作、连作、间作套种、混作等栽培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欧洲中世纪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的二田制和三田制时,中国早已采用二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甚至一年三熟制。

第三,从农艺技术看,中国传统农业在独特的环境中创造了一整套精耕细作的农艺技术体系,使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粮食单产达到了传统时代世界的最高水平。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在公元前后欧洲农业的收获量,一般只有播种量的4—5倍;而据大约同期的《云梦秦简》推算,中国当时农业的收获量至少已达播种量的十多倍。

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当时英国农业的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3倍,整个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农业生产水平也高不出这个水平多少;而据17世纪中国的《补农书》记载,太湖地区农业的收获量已达播种量的30倍。这种成就就是通过不断深化精耕细作、竭尽人力所能而取得的。

第四,从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看,中国传统农业由于发展较为充分,生产经验也十分丰富。因此,中国历史上编著了大量的农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据统计,中国历代农书有多部,留传至今的有多部。这些农书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专著,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虽然由于传统时代个体小农的文化程度远未达到学习这些书本知识并推广应用的要求,但是这些农书的产生必然源于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深度与广度

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即表现为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小规模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农业经济区域的不断扩张,即表现为大量宜垦殖的非农区域的农业化。

中国传统农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即日益走向精耕细作的小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二是外延式发展的趋势,即传统农业不断改造其他经济区域的趋势。这两种趋势始终同时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表现的强弱不同,发展的途径不同。

中国传统农业最早是在*河、长江流域建立起来的,随后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包括岭南的珠江流域、西北的河西走廊、西南的巴蜀地区以及东北辽河流域相继被开发。因此,传统社会的经济中心也逐渐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进行转移。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河中下游地区,今天的关中地区在当时更以其优越的环境和资源条件成为农牧业发展的理想王国。战国秦汉时期,*河下游和四川盆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长江流域也得到进一步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火硝烟,严重破坏了*河流域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却促进了南方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所以,至隋唐时期,长江流域已经上升为同*河流域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农业经济区了。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由于长江流域农业的繁盛和珠江流域农业开发的成功,最终超过了北方*河流域。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最主要的成就,就是东北辽河流域的开发。可见,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区不断扩大,大量非农地区被具有巨大文化优势的农业经济融合。

三、传统农业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创造了农业经济的单一经济结构的超常发展。个体小农的小规模经营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赋予了传统农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优势。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日益向着单一的农业发展经营方式转变,它既不是农牧结合的经济形式,又不是农工结合的经济形式。传统农业以其巨大的经济优越性排挤着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这种排他性使中国没有像欧洲或其他一些地方那样出现混合的经济形式,而是在很早之前就形成并不断强化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式,具体而言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形式。

从整个传统时代国家经济成分构成看,非农经济部门的发展受到来自农业的强大限制,所占比重呈减小趋势;从经济区域变迁来看,北部相当规模的宜耕宜牧地区均被农业化,南方许多可渔可农的地区也转向以农为主。

可以说,传统农业经济区早已达到了它的极限规模;从个体小农家庭经济活动来看,非农活动也少得近乎于没有,仅存的一点家庭手工业也被纳人利用农闲时间,弥补农业经济收入不足的范围。单一的农业经济的超常发展,提供了传统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粮食供给,成为确保庞大人口数量、促进农业文明繁荣和维持农业帝国昌盛的根本物质基础。

四、传统农业是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超常发展,不仅为传统时代的各种非农经济部门,如商业、手工业等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使中国传统工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还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富饶的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深深地植根于发达的农业经济活动之上的,是典型的农业文化。也正是由于它所建立的经济基础牢不可破,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被彻底摧毁过的文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这样描绘宋元时期的中国:

“宋时中国的经济仍然继续发展,-年之间人口成倍增长;贸易达到新水平,围绕着初期宋的首都开封一个大的工业中心建立起来了。即使失掉北方之后,宋代中国还是非常繁华。它的南部领土比古老的中国北部心脏地带生产更发达。人口继续迅速增加,贸易和工业兴旺,首都杭州无可置疑地成了世界的大都市。”

“在13世纪时,中国仍然人口众多、出产丰富,它的社会秩序也很安定,它的科学和技术远甚于同时代的欧洲,在这整个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光辉的。”

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事业是很发达的,“在-年之间肯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源于农业生活和宗法伦理的儒家文化,不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且也以很强的感召力和穿透力影响了周边的许多国家。

参考文献:

《亨利农书》

《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兴起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