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京城烤小猪 [复制链接]

1#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烤小猪又称烤乳猪。

先来说说“猪”吧。生活中,人们对这种兽的认识比较早,在《左传·庄公八年》里有记载:齐候游于姑苏,逐田于贝丘,见大乐豕(猪的别名)。将小猪,名约喂“豕子”,如《尔雅·释兽》中记载:豕子,猪。古时,将小猪也称作“豚”,或者泛指猪。

有没有食欲?

从我国历史情况来看,奴隶制社会时期,兽类中的“猪”,就已经成为家庭饲养的六种家畜之一了。据相传,春秋时左丘明撰写的《左传·僖公十九年》里记载的所谓“古者六畜不相为用”,指的就是家庭中饲养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而六种家畜中的“猪”,其肉不仅是比较早普遍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食用的肉类,而且特别是几斤重的小乳猪还逐渐演变成为京城的传统名菜烤小猪的最佳原料。

烤小猪

从前,富贵人家年节改善生活,食用的这道时令性的珍味名菜,简要说来就是几斤重的小乳猪,经过加工制作,烤制成后,切成片儿装盘而成。吃时可配空心烧饼、荷叶饼、*瓜条、老虎油、椒盐、三和油等。

有趣的是:猪肉经过加工后不仅能成为生活中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美味食品,按照我国独创的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它与别的很多肉类一样,即是属于一种食物,又属于一种药物。对此,下面将其原文转引出来,供大家在生活中应用。

功效:滋阴,润燥。

应用:1、治疫症邪火已衰,津不能回者,鲜猪肉数斤,切大块,急火煮汤。吹净浮油,恩恣意凉饮。乃急救津液之无上炒品(《温热经纬》);2、治液干难产,津枯万兴夺,火灼燥渴,干嗽便秘,猪肉煮汤,吹去油饮(《随息居饮食谱》);3、治小儿火丹,猪肉切片贴之(《本草纲目》);还有其它别的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