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客家春节习俗唤醒传统记忆 [复制链接]

1#

春节

客家·话题

Hakka

闽粤赣三角区

客家人的聚居地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民系之一,客家文化以其民俗民风的古朴而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人尚礼义,重文教,保留了中原先辈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处世观念,造就了浓郁的客家民俗。

客家春节习俗极具传统文化内核和浓厚的乡土色彩,蕴含中华传统美德。

重温客家春节习俗,唤醒客家传统记忆。

春节

习俗

年前准备阶段

打扫卫生、置办年货、酿制客家娘酒、祭拜祖先等。

春节供奉祖宗

十二月底清扫完毕,祠堂(厅堂)每天供奉祖宗,延续至正月底。

赶尾圩

一年的最后一次集市(圩日),采购年货。

除夕·辞旧迎新

贴对联,张灯结彩,小朋友穿新衣服,长辈给压岁钱。

年夜饭

全家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饭后老人讲述家史、祖宗艰苦创业、行善积德的故事。

守夜

等候至晚上12点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来临。

大年初一

早餐吃“长年菜”,据传大年初一吃素,全年均能趋吉避凶。

初二已婚女儿回娘家

已婚妇女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送穷日”

初三“不吉利”,亲戚之间不宜走动;早起扫地,称为“送穷*”。

“上灯”活动

客家人以“灯”通“丁”,凡是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均在祠堂“上灯”,把他的名字写进族谱。

春节民俗故事,有趣有料,读来倍感亲切。

习俗

HAPPY

NEWYEAR

传说

1

除夕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恶兽,专门在岁末那天出来吃人作恶,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这一年,又到了岁末那一天,“夕”出来到处乱窜,窜入百姓家里残害生灵,人们再也忍不住了,只好向苍天祷告,终天感动了玉皇大帝,派了叫“年”的天神到人间除害。

那天,“年”赶到人间,看到“夕”正在作恶,勃然大怒,马上飞舞红腰带,一步步逼近“夕”,色彩鲜艳的红腰带晃来晃去,“夕”被弄得眼花缭乱,被“年”束手就擒。人们听到消息,成群结队,燃放爆竹,敲锣打鼓,互相庆贺。

从此以后,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要放鞭炮,敬天神。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天神“年”,人们仿照他除“夕”的红腰带,写成对联,贴在门的两侧,以示惩恶避邪。

久而久之,大家便习惯地称每年最末一天为“除夕”,把正月初一以后几天称为“过年”。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等活动也成为风俗,相沿至今。

2

年初一吃素的由来

从前,客家某地有一位儿女成群的老阿公,人人都说他好福气。儿女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留下老人单独过日子。

一年除夕,大儿子小儿子互相推诿,谁也没有请阿爸吃饭,害得老人饿着肚子空等一场。入夜,吃饱饭的孙子们出来串门看热闹,也到阿公屋里玩。

阿公问:“你们都吃过年夜饭了吗?”孙子们回答:“早年早节,谁还没吃?连狗都吃得饱饱的了!”老人听了,悲从中来,连声叹道:“好福气!好福气!我真是好福气呀!”

大年初一,儿孙们发现老人失踪了,同时在大桌上找到一片老人留下的字条,字条上写着一首七言诗:

二子七女枉自多,不敬不孝又若何?

除夕挨饿不如狗,新年出家念弥陀!

儿孙们四处寻找,走遍远近寺庙,始终不见老人的踪影,追悔莫及。为了赎补罪过,从第二年开始,每逢大年初一,全家戒荤吃素。

这种做法被人们效法,一直沿袭下来,形成风俗,至今还在一些客家地区流传。

3

年初三送穷的由来

自古以来,很多客家地区把正月初三定为“送穷日”。这天,家家户户大扫除,忌走亲访友。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吕蒙正家境贫寒,度日艰辛,但他的妻子善良贤慧,不但不嫌弃他,还常常安慰鼓励他要发奋读书,等待时日。无奈他命运多厄,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十分失意。

这年正月初三,吕蒙正又要离家赴京赶考,一大早,他背上包袱,打开窑门,只见外面寒风凛冽,白雪铺盖,雪地上印着个大大的“穷”字,正好堵在窑门口。

吕蒙正觉得这是一个坏兆头,即刻心灰意冷,把已迈出门槛的那只脚又缩了回来,同时无可奈何地感叹道:

头戴金盔身带弓,天何生我这般穷?

送他出门的妻子见此情景,从头上拔下一根竹钗交给丈夫,并接着念道:

竹钗准作龙泉剑,斩断穷根不再穷。

然后,她拿起扫帚,用力把雪地上的“穷”字扫去,要丈夫踏着她扫出来的净路往前走。吕蒙正深受鼓舞,振作起精神,大步迈出家门。

走了一程,忽然从枯草丛中窜出一只野鸡,吕蒙正来不及收步,一脚就把鸡踩死了。又走了一程,经过一座木桥,吕蒙正刚落脚就踏断一块桥板。

这次,不等吕蒙正流露出犹豫的神情,他的妻子又念出一首诗:

一脚踩死路边鸡,二脚踏断河面桥;

自古英雄走险道,踏断旧桥换新桥。

吕蒙正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不敢再三心二意,日夜兼程直奔京城。这次考试的结果,他中了状元,真的斩断了穷根,送走了穷命。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三称为“送穷日“,扫厅堂,驱穷*,天长日久,便成为风俗。

4

客家人吃鱼习俗的由来

客家人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饮食禁忌也五花八门。在客家地区,有一些关于吃鱼的习俗。客家人热情好客,留客人吃饭,必定用大鱼大肉、好酒好菜招呼。

主人把鱼端上桌,一般以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腴嫩味美。为何鱼腹要对着主客?其中有一个历史典故。

春秋时,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但专诸平时没机会接近吴王僚。得悉吴王僚爱吃炙鱼,专诸就去拜太和公为师,等到学成炙鱼手艺,专诸乘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从鱼腹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宴宾客,主人需以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在宴席上,当鱼吃完一面,如果主人不动,客人不能主动把鱼翻转过来,俗话说“客不翻鱼”,因“鱼”与“余”同音,如果客人翻鱼,会把主人家的余福带走,也是对主人的不尊重。鱼一般由主人翻过来,而且翻时不语,或曰“正过来”。尤其是在船员、司机家中吃饭,更不能翻鱼,翻鱼代表着翻船、翻车,也不能说“翻过来”,这样,他们行船行车,才“顺风”安全。

在一些客家地区,还有“鱼到酒止”的习俗,客家人招待客人可以上很多道菜,鱼是必不可少的。看到客人饮酒快到尾声,为了防止饮酒过量,就把鱼端上桌,客人由此知道这是最后一道菜,为了给主人面子而纷纷一饮而尽,随之上饭。大家一边吃鱼一边吃饭,“酒足饭鱼”,也叫“止酒鱼”。

5

过年舞狮的由来

在春节期间或庆典活动中,客家很多地区有舞狮活动。舞狮队伍的规模大小不一,但至少有8个人:扮狮子2人,大头和尚1人,猴子1人,打锣鼓的4人。狮舞活动不但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据传,狮舞来源于《西游记》的一段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一山庄,见瘟疫流行,尸横遍野,却苦于无力救治。晚上,观音菩萨降临,赐给唐僧长命草一撮和蒲扇一把,告知往数十里之外的山洞中,用长命草逗醒沉睡千年的雄狮,用蒲扇镇狮,令雄狮绕山庄一周,病魔便除。唐僧师徒依计而行,果然奏效。舞狮表演中的和尚便是沙僧,猴子便是孙悟空了。因此,狮子成了镇邪、吉祥的象征,在舞狮表演之前,舞狮队伍总要先登门入堂参拜,以驱邪魔保平安。

闽粤赣客家地区的狮子不尽相同,有青狮、金狮、*狮、红狮、阔嘴狮、高脚狮等多种。一县之中往往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狮班,例如大埔县有开口青面狮、斗牛狮、青面盖子狮、独角狮、猫头狮等5种。

梅州的客家舞狮,有独特的表演程式。舞狮开场之前,一般都有一套武术表演,包括拳术和刀、枪、棍等器械。逗狮子的,是一个戴面具的大头和尚,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树叶。有的地方还有一个带面具的猴子。舞狮除狮子表演跳跃、翻滚攀爬(上八仙桌)之外,要在锣鼓伴奏下,由狮子与和尚、猴子有节奏地表演一套程式,如拜山、出山、参狮、洗狮脚、洗狮身、种假青、种真青、吃青、挖井、饮水、睡狮、扇狮、逗狮、镇狮、归山等。

6

丰顺埔寨火龙

丰顺埔寨,每逢佳节或盛大庆典均以“烧火龙”、“烧烟架”、“烧禹门”等火龙表演来庆丰收、迎新岁,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

丰顺埔寨火龙这个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传统艺术,始于清乾隆六年(公元年),至今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代孙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管辖赤岭(即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

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向老龙王告状,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往南粤。一日,清凤趁浊龙烂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清凤把斩下的龙头带回向父王禀报,留下其余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岽、揭阳的“龙尾”、揭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

据说,埔寨先祖把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巧妙地通过“烧火龙”的艺术形式,作为闹元宵的群众活动,代代相传。

真正的精彩内容,留待小伙伴们去发掘

特色

除了纸质书

还有数据库

资源

《先秦民俗典籍与客家民俗文化》

索取号:K./9馆藏地:社科二书库

《台灣客家民俗文集》

索取号:K./20馆藏地:社科二书库

《大埔客家民俗》

索取号:K..4/6

馆藏地:社科二书库

嘉应学院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

中国知网→博硕论文数据库

《饮食人类学视野下的客家文化建构》

嘉应学院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

人大复印报刊全文数据库

《远去的记忆: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的人类学调查》

春节

HAPPY

NEWYEAR

快乐

文编:随缘自在

图源:网络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