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晓卿日本餐好是好,但真吃不饱呀电影历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聊到陈晓卿,最早人们对他的记忆自然是他的成名作《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这部作品引发了中国人对于吃这件事最大的讨论热情。尽管中国人喜欢吃,爱吃,对吃讲究,但却也很少将吃这件事上升到一个文化层面之上。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度的引爆,紧随其后的一系列相关节目纷至沓来。

而陈晓卿后来也另辟蹊径,制作了一部口碑不差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节目,叫做《风味人间》。陈晓卿天生是个美食家,每次上节目谈到吃这个话题,你能看到他眼里不停放光,嘴里不停咽着口水。

陈晓卿

在陈晓卿看来,作为一个美食家首先具备的第一条特征就是要热爱生活,喜欢吃,并且要吃的讲究,吃的精致,吃的出门道,要会吃,能吃,懂吃,并且永远对于美食有着渴望,有“饥饿感”。

可以说对美食的渴望是他一直致力于美食文化推广事业的最大动力。当然,作为一个资深美食家,除了品尝中国的美食之外,他还要常常到全世界其他国家开个小灶。

中餐

尤其是邻国日本,陈晓卿有时间总要去品尝日本料理,日本饮食文化其实和中国差异很大,他们喜欢吃生,冷食居多,喜欢吃海产品,食材讲究原汁原味,清淡,健康,这一点令陈晓卿很受用。

当然日本的美食固然好,但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却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陈晓卿在《圆桌派》的节目中曾讲过一个故事,自己一个叫康建宁的大师级同行,当时在做节目《阴阳》,需要到日本做后期,在当地就待了几个月。

日餐

这令陈晓卿非常羡慕,临走的时候他就对康建宁说:“你这下有口福了,回来一定要好好请我一顿”。

尽管陈晓卿经常满世界跑,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像这种一待几个月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能够深度的体验当地美食,对于陈晓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日餐

一开始朋友也兴高采烈,日本料理全世界都很有名,作为资深美食家,康建宁自然也不会不了解,大家都吃过,但能够更加深入,并且真正在当地生活、工作、居住的时候那种食物带给你的感受又将是不同的。

几个月之后,康建宁从日本归来,按照之前的约定他们在北京见了面,下了飞机他第一件事就是给陈晓卿打电话,让他请客吃饭。

陈晓卿

一开始陈晓卿还在埋怨康建宁,你在日本享尽美食,怎么回来还惦记着吃呢。待菜上齐,康建宁也是真不客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时间陈晓卿都被冷落在一旁,于是陈晓卿就问他:“去一趟日本回来你怎么变得跟饿狼似的?”。

这时候康建宁才抬起头说话:“别提了,这些天给我饿坏了,你懂日本美食的特点吗?”。

中国菜

陈晓卿答:“懂呀,食材新鲜,健康,原汁原味,摆盘精致等等”。

康建宁摇了摇头:“那只是你以一个游客身份的体会,对于一个刚到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来说,他的特点就三个字,不走菜!”。

中国菜

一开始陈晓卿对于康建宁这句话不太理解,直到有一次陈晓卿带着全家到日本涩谷认认真真吃了一次饭,这次他才恍然大悟。

那次有一位日本的朋友带着,两个家庭坐在一起,他们给陈晓卿一家每人点了一份餐,待日本这一家人都吃完了,大家放下碗筷聊天,可陈晓卿心里起急,自己和儿子根本还没吃饱呢。

日餐

但是由于是对方请客,自己怎又好说没吃饱再来一份?再看看邻桌的日本人都是每人一份,安安静静吃,没人点第二份。这下陈晓卿理解了为何自己的同行朋友在日本吃不饱了,在一起工作的都是日本的同行,人家每人一份全吃饱了,就自己一个人中国人非要点两份,整的自己好像没吃过东西一样,显得没出息,出门在外不能让人瞧不起呀,得,只好委屈了肚子。

中餐

说起来,陈晓卿对于中国老百姓饮食文化的研究算是非常透彻,他的作品火遍大江南北,节目的播出总会让人们看得垂涎三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一个能制作出《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首先具备的第一条特征就是要热爱生活,就是要对好吃的东西永远没够,对美食永远饱含热情。

中国人的饭桌

但这个理念放到异国他乡似乎就又不那么适用了,在历史上,中国从来都是全世界的人口大国,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自古以来“吃饱饭”都会比“吃好饭”重要,吃饱永远排在吃好前边。所以从历史根源上看,我们这个民族遗传了一种“饥饿基因”。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不吃到肚子顶,那就不叫饱,而日本人对于饱了的概念就不一样,他们认为只要不饿就是饱。

中国人的饭桌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他们开始主张脱亚入欧,很快走向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吃”对于他们来说很快就不再是问题,更像是一种精致的享受,对于果腹的功能他们反而不那么在乎了。

当然,这也和日本一些特定国情有关,笔者一位在日本生活的朋友就曾说过,日本首相曾亲自做广告,说夏天要节能,空调调高2度,调高空调又觉得热,那么西服就不要穿的那么正式,最顶上的扣子可以解开,可以不戴领带,可见日本人对于节能概念有多么重视。

年轻时的陈晓卿和其团队

所以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国情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人对于饮食文化的不同看法和不同需求,对于陈晓卿来说,偶尔到日本解解馋还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他还是更享受吃到两眼发直,扶着墙走出饭店大门的满足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