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贵州贵定,茶农在云雾镇鸟王村茶园采摘茶叶。当日,清明节将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云雾镇的茶农抢抓农时,采摘明前茶。中新社记者瞿宏伦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了世界,也激活了很多中国人埋藏在脑海深处的文化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节气歌,在成长过程中,被锁入时光的保险柜,外面贴上了“用不着”的封条。
从农业时代走来的二十四节气,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了。即便在农村地区,在农业领域,节气的指导意义似乎也有限。
一位农业专家说:“在40年前,我们劝农民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晚耕种,有一个谚语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40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是让他赶紧早种,因为气候暖了,早种也没关系,叫‘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在耕种的问题上,一早一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早一些,在年,竺可桢就说过:“现行之二十四节气,乃初汉时所定,只能适用于*河流域,以之概论漠北岭南,则不啻闭门造车,削足适履。”
适用区域本就有限,又遇上全球变暖的新课题,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些跟不上趟了。难道节气只能作为农耕文化的化石,被收入博物馆、扫入故纸堆?但是,同样从农业时代走来的传统节日,不也经历了时代的冲击,仍然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中吗?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就能看到,二十四节气的生命远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节气的故事还未完待续。
先不说与各种节气相关的饮食习俗依然流行,从历史发展来看,节气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以此保持旺盛的活力。
比如清明,原本是一个提示农民抓紧春耕的节气,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融入寒食节的习俗,形成了祭拜扫墓、踏青出游两大代表性节俗,应时而变,又有了慎终追远、追思先贤、缅怀先烈等内容。“清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意识,直到今天依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近现代以来,各地农民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比如,以前的农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表示谷雨之后,寒冷的天气基本上结束了;如今在一些地方改成“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新依据。
除了实用价值外,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继续传承,更因它蕴含着中华民族鲜活的文化基因。它在不知不觉中干预我们对缤纷世界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对大千气象的体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表现了中国人“感时应物”的节气律动感。前两句是自然气候,后两句是农业活动,从这种对应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联系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
立春咬春、春分立蛋、谷雨斗茶、立冬食蔗……什么节气做什么,什么天候预示什么,已经浸润到华夏民族的血脉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极具韵律之美,反映了尊重自然、顺天应时的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大自然给生活加上的标点”,是华夏民族集体意识里的一套“天人感应装置”,穿越古今,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必将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完)(原标题: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未完待续)(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熊建
责任编辑:崔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