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5种上海美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1#

这5种上海美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吃一口就是百年历史?

本帮菜是上海本帮地方菜的简称。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后为适应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肴渐由原来的重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帮”之特色。烹调方法上善于用糟,别具江南风味。受世界饮食潮流趋向于低糖、低脂、低钠的影响,本帮菜油、糖的投放量明显减少,以符合现代人饮食口味。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上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吃一口就是百年历史?

1.小绍兴白斩鸡

“小绍兴”创始于年,距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小绍兴总店集餐饮与客房于一体。小绍兴白斩鸡曾多次获得“商务部优质产品”、“中国名菜”、“中华名小吃”等称号。小绍兴白斩鸡它以优质鸡种,传统工艺,独特配方,科学管理的特色理念以及皮脆、肉嫩、味鲜、形美的产品特征而享誉卓著,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江泽民、吴邦国、俆匡迪等一批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都曾前来品尝,特别是吴邦国在陪同客人品尝小绍兴特色后还欣然挥毫为小绍兴题词“独领风骚”。

2.上海梨膏糖

相传已有多年历史。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它的品种也很多,有百果梨膏糖、火腿梨膏糖、玫瑰梨膏糖等二三十种,特别是止咳梨膏糖颇受游客喜爱。

3.上海枫泾丁蹄

上海枫泾丁蹄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上海枫泾丁选用猪后蹄为主料,佐以绍酒,冰糖,桂皮,丁香等辅料烹制而成。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成品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色泽红亮,卤汁浓厚,肉质肥嫩,负有盛誉。

它与镇江“肴肉”,无锡的“无锡肉骨头”一样享有盛名。枫泾丁蹄品种分为全蹄、半蹄、蹄筋3种。全蹄净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0.18市斤。色泽暗红光亮,热吃酥而不烂,冷吃喷香可口,肉质细嫩,汤质浓而不腻,十分可口,久吃不厌。

4.钱万隆酱油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是上海本帮传统酱油酿造技艺,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万隆酱园始创于年,是当时的“官酱园”。其酱油酿造工艺经三代传人的持续研究,至民国初年大成,生产出了“晒街油”、“晒卫油”,前者要放在大缸内曝晒三个伏天,日晒夜露,翻滚起沫,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才能酿成。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醇厚,久贮不变。

5.高桥松饼

自古就有制作糕点的传统,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是高桥人如数家珍的四大名点。其中,高桥松饼又被称作细沙千层饼,油而不腻、甜香爽口、皮酥馅糯、细软可口,是浦东人节庆喜日必备的传统味道。

入选上海市第1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浦东高桥正兴食品厂,高桥镇松饼老字号,当家的大姐凌惠娟,已经做了整整24年松饼。经过数百年技艺发展,逐渐形成今天的松饼。饼边雪白,饼面奶*,油香扑鼻,咬上一口,松酥可口,甜肥鲜美。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了呢?你还知道哪些上海地道的本帮菜?欢迎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