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丨服饰文化类新书展览推荐 [复制链接]

1#

01

绣锦袍襕

《绣锦袍襕》为国家艺术基金“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结项作品,集中展示了50位学员的服装设计作品实物照片、设计图、设计工艺说明等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图文并茂,兼具观赏性与学术性。

本书反映了学员对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的不同理解与感悟,体现出学员们尊重传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适合研究蒙古族服饰设计的学者及相关读者参考使用。

作者信息

曹莉,内蒙古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研究领域:服装与服饰艺术。主编并出版系列教材《服装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指导》上级、中级、下级。年以来,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发表服装与服饰设计作品20余件。

编辑推荐

本书地域性和民族特色鲜明,兼具观赏性和学术性。

扫码获取购买链接

02

纺织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

与开发概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技艺传承,更重要的是所承载文化内涵的延续,其传承和发展对于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提升纺织产业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论》将从理论、实践、立法、保护、传承、发展等不同方面对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分析和阐述。

作者信息

尹艳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区域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京津冀织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著。

编辑推荐

适合非遗研究人员及爱好者阅读使用。

扫码获取购买链接

03

04

时间:年12月31日起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地点:北京东城区长安街16号费用:免费本次展览是以潘鲁生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展览分为“采珠撷丝”“拓福纳灵”“追光逐彩”三个主体单元,按所用材料与表现手法,将传统民间艺术的收藏与创作融合展示。

05

时间:年11月21日起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费用:免费本次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展厅内还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06

时间:年12月28日起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地点:北京东城区长安街16号费用:免费本次展览共分为“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五个单元,展出精选文物余件(套),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真实刻画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深刻表达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