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共餐制是目前世界上最垃圾的餐饮文化,
这种用餐方式屡屡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西方国家的批评。
但其实,我国现在的共餐方式形成并没有多久。
虽然唐朝时开始流行大家共同用餐
其实只是共桌分餐,
有些菜没有分,也都配有公筷公勺
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吃饭很节俭,每次都准备两套餐具,
用其中一套餐具把自己要吃的菜和汤都分出来。
剩下的菜要么是赏给了宫里的下人,要么是跟大臣们一起分吃了。
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赵构回答说,我不想让他们吃我的剩菜。
那时虽然共餐,但是有公筷的。
可见,南宋用餐是很文明的,具有很前卫的卫生习惯。
到了明朝,基本又恢复了以前的分餐制
据《明史》记载,明朝宣德年间依然还是采用“分餐制”,
并且认为“分餐制”可以让宴席更加有秩序,
同时也可以体现出皇帝与臣子们的尊卑地位。
共餐制真正的普及是在清朝时期,
清朝统治者为显示满汉一家,再加上烹饪手段的改进有了炒菜,
炒菜分开后不能显示菜品的精美,于是就出现了合桌又合餐,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和嫔妃们合餐一起吃,
这正是当时的一种写照,而满汉全席的出现,
则标志着“共餐制”已经深入人心了,
而火锅的出现则更加让共餐成为理所当然。
共餐制的全国实行,是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的重要原因:
一人患病,全桌遭遇。
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恋恋不舍这种餐饮文化的糟粕
那就是一种麻木的表现。
共餐不仅传播疾病,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还导致浪费。
如果分餐,就可能避免多煮和多吃,
所以,不仅是在外面用餐,
在家里吃饭实行分餐也是很有必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