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民亚运的氛围愈发浓厚。作为东道主的杭州人,都在期盼着亚运的到来。作为这座城市的年轻力量,在杭大学生正以蓬勃的热情了解亚运、走近亚运、服务亚运,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今起,《杭州日报》特别推出走心的思政课“亚运课堂”系列,记录大学生在迎亚运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锤炼理想和信念。
北京冬奥会上,美国运动员朱莉娅·马里诺谈到自己最爱的美食时,兴奋地说“大概吃了个饺子”,马耳他选手珍妮丝在等待比赛打分时,忍不住拿出豆包咬了一口……在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上,又有哪些精彩“食”刻呢?
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亚运赛会预录用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通用培训。哪些国家的人偏爱冷饮?哪里的人提到“辣”很“头疼”?各地人民又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对亚运会参赛国家饮食文化普及的特色课上,关于餐饮选择和用餐礼仪的了解,同学们收获颇丰,积极争当开放包容、礼仪规范的青春使者。
课堂实录
神秘嘉宾”畅聊亚洲饮食文化特色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思想
“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将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前来参赛,对于不同区域的人,在餐饮推荐上,同学们作为志愿者需要注意很多‘可以’和‘不可以’。”学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李致颖老师,是本次课程的培训师,“这次我们请来了两位‘神秘嘉宾’,来和大家一起聊聊。”
“神秘嘉宾”一上台,就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欢呼和掌声。他们是该校的留学生——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杰森和巴基斯坦的哈姆扎,两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杰森介绍,中亚国家以择善、择美而食为原则。“我们偏爱牛羊肉,馕、手抓饭等面食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也很容易发胖。”幽默的他,边说边指指自己微胖的体型。
留学生哈姆扎和同学们聊南亚国家的饮食文化
哈姆扎说起南亚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是侃侃而谈,他建议志愿者们可以向运动员推荐一些辛辣的食物。他还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来尝尝我们各种口味的奶茶,非常好喝。”
两位嘉宾的到来,让同学们收获不小。结合课前的准备,大家对亚洲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做了交流:“西亚人民非常喜欢吃椰枣,我们可以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