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愿成为时代眼泪的亚逼们,都去装后青 [复制链接]

1#

现如今,如果你还热衷网络冲浪,就免不了在浪里和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物种喜相逢。

他们有时是你身边穿得最黑的,却也是你社交网络里最亮眼的那几位。亚逼、潮人、嬉皮、滚青、艺术文青都没法概括他们,这类集各种小众标签于一身、小步跑在时代尖端的青年,可以被称为:

「后新时代都市艺术亚文化潮流独立青年」

后新时代都市艺术亚文化潮流独立青年,由普通都市潮流青年进化而来,是出现于后新时代的(至于什么是「后新时代」,不重要,当代艺术用语,你只要知道是和旧时代不一样,和新时代也不一样就行了,如果你觉得一样,那就是你不够艺术),栖息于各大都市的,自我评定有能力感知(并大力点评和抒情)艺术的,精神层面上崇拜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在纹身、打钉、穿古着),行为层面上紧跟潮流的(主要表现为看秀、下单、跟名人合影),拥有一种特殊的独立思想的,人科生物物种,年龄范围约17-32岁(未经严格考证)。

他们最重要的特征,是一切行为都以「能够建立与“普通人”有所分别的形象,来自我实现」为目的。以下文章中简称「后青」。

如何在人群中认出后青

想要在生活中发现后青并不是一件难事。

精致美观的早午餐是后青们一整日能量的来源,休息日的早晨至中午,在安福路或襄阳北路附近的西餐厅都是后青们时常出现的地方。

雌性后青大多妆容精致,发型慵懒,往往散发木质香的气味。雄性后青大多伴随雌性后青出现(有时候他们身边也会出现普通女性),手持装有美式的咖啡纸杯,谈笑风生,喜爱评论各种食材及运用外语单词,有些散发皮革香或香辛料香的气味。

他们单手持大屏手机,通过浏览拍的照片来获取精神能量;而物理能量的话,松露牛油果芝麻叶燕麦奶,都是后青们最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来源。

但西餐厅并不是最好的后青观察点,毕竟区分后青和「小资中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要更精准地定位后青,有一个手机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小众点评」。

不同于「大众点评」,「小众点评」搜罗了大城市里那些老人们经常去的,招牌不容易被看到的,桌子要和别人拼的,点菜想很久会被服务员骂的,吃之前筷子调羹要自己用开水洗一下的小众饮食店,是后青们为了「吃上一口正宗的」料理必不可少的宝典。

相比各路让草根博主肆意生长的其他打分平台,「小众点评」严格控制博主的质量与数量,现常驻位博主(72位挖掘吃起来最像个当地人的饮食店博主,61位打卡所有「小众点评」饮食店博主,59位吃「小众点评」OOTD博主,58位完美又特别的一天VLOG博主,35位穿什么香水配什么店博主,27位吃完以后回到精致住宅博主,23位我的猫和我一起去打卡博主)。成为后青宝典「小众点评」的博主,必须打卡超过家点评数量以下的小众店,每次打卡图中不得出现重复穿搭,家中有五件以上Casacasa大型家具及集视频录制剪辑配音DIY染发赏析techno举杠铃等多重技能为一体,至少有一只品种猫和一只被救助的受伤的流浪猫,毕竟,配得上后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