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的便当为何精致又有美感从便当文化中看 [复制链接]

1#

说起日本的便当,不少人认为不过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盒饭而已,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虽然便当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我们的盒饭差不多,但是却多了一份日式的精致在里面。

日本人外出喜欢带便当,已经是一项深远的传统。不仅是学生,上班族会经常带,甚至人们去赏花,旅游也会带着便当。从日本的便当文化中,我们毫无疑问可以洞见日本人的性格。

一、便当与日本人的性格

在日本人的性格标签中,总有一个是追求精致。在日本的整个饮食环境里,他们也同样注重菜肴的造型,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种艺术,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所以便当总是精致、极具美感的,它讲究形态、配合、摆设,往往一份简单的便当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制作。民以食为天,日本人在吃便当这件事上同样发挥了追求精致与美感的性格。

我们吃盒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尽量吃热的。而日本人吃便当是不用加热的。在日剧里面看到一些学生、公司职员,直接吃自己带来的便当,也能够吃得津津有味。他们认为吃便当不加热并没感到什么不妥,更何况日本人最常吃的便当是寿司饭团等干食,即使不加热也可以吃的下去。

此外,日本人认为把食物加热之后吃,就破坏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并且饭菜的热气和香味可能会惹他人不悦。追求天然与纯粹,相比自己更重视他人的看法,这些都是从便当中看出的日本人性格。

便当是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但是实际上“便当”一词最早源于南宋时期的俗语,意思是“便利的东西、方便、顺利”。传入日本后,曾以“便道”、“辨道”、“辨当”等表记。后来又以日语中的“弁当”一词传入中国。

下面来说说便当在日本的形成和发展。

二、日本便当的形成与发展

便当的起源,是一种把做好的米饭在阳光下晒干的“干饭”。这种干饭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可以立即食用。这就是古代便当的雏形。

在日本战国时代(—),饭团代替干米饭成为了便当的标准,粳米饭团很有粘性且更便于携带,成为劳动者和武士在战场上的军粮。

而之后的桃山时代(-),当时的大名和贵族经常会在赏花和看红叶时,携带把饭菜摆在专门盒子里的便当,由此出现了现代便当的雏形。

到了江户时代(17世纪),日本进入和平时期,便当在这时候从一种充饥性食物变成一种怡情的美食,愈加普及,出现了日本最常见的“幕之内便当”。

幕之内便当是当时人们在去剧场观赏歌舞伎表演等节目时,幕间休息时吃的便当。当时这种便当的确非常实用,大小刚好够放在膝盖上,包括幕间三神器“蛋卷、烤鱼和鱼板”,食材均切成一口能吃下的大小。直到现在,幕间便当仍是老剧院的一大特色。

到了明治时代(—),由于学校及工作地点不提供午餐,饭馆也不发达,因此大家都会携带便当上学或工作。这一时期,日本现代化带来了铁路,在车站出售的“駅弁”便诞生了,至今也成为日本车站文化的一部分,深受欢迎。

三、日本的各式便当

米饭、主菜和配菜是日式便当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主菜有鱼、肉或者蛋,配菜有蔬菜或者其他副食品。一般来说,制作便当都是采用一些不易腐坏的食材,比较容易变质的东西较少出现在便当里。

别看便当只是小小的一盒,但是背后蕴藏着深厚的饮食文化。比方说便当的种类纷繁多样,如果按照功能分,有赏花便当、观剧便当、游船便当、火车便当等等;如果按日本传统分,又有日の丸弁当、幕の内弁当、海苔弁当、松花堂弁当和沖縄県の弁当等,每种便当都有各自的特色。

在这之中,“松花堂弁当”属于简便的怀石料理,将各种精致的菜式加入被隔开成十字的便当盒中,可谓又是另一种极致的表现。

四、便当与日本人的生活

便当是日本文化的缩影,更与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着角色。

在日本家庭中,主妇会给上班的丈夫制作“爱妻便当”,从这份便当中可以看出最近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关系融洽的时候,便当菜式比较丰富,闹矛盾的时候就只有日の丸弁当的份了!所谓“日の丸弁当”就是除了梅干外什么都没有,因与日本国旗相似所以被称作“旭日便当”。

而日本的小朋友,从从幼儿园到高中,同学之间会经常交换便当,一份可爱的便当甚至能让你成为班中的“人气王”,为此很多母亲费尽心思制作每日便当。

妈妈们喜欢给孩子们的便当里加入许多可爱又温馨的元素,称为“卡通便当”。比如将食材做成小动物的模样,配上背景,仿佛是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

近年还流行一种“角色便当”,根据动漫卡通等角色摆设而成,角色生动形象,很受欢迎。这些可爱的便当既能唤醒孩子内心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又能增进食欲,改善挑食问题。

有时候日本妈妈还会在便当上添加文字给孩子打气加油或者训话。当然了,如果和老妈吵架了,或许今天的便当就变成这样子了。

日本女孩子也会给喜欢的男生准备表达爱慕之情的“爱心便当”。荷包蛋是爱心便当里最常见的食材,通常会被做成爱心形状,包含着少女心思和浓浓的爱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而日本料理却追求色、形、味。一个“形”字,就体现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传统:追求精致与美观。一盒便当虽小,却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缩影,是日本人性格的真实反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